◆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1(实际)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预测) |
2025(预测) |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3预测2024预测2025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3预测2024预测2025预测 |
◆研报摘要◆
- ●2023-05-12 南亚新材:2023年一季报点评:行业周期见底,高速覆铜板弹性可期
(西南证券 王谋)
- ●公司无卤覆铜板领域销量全国领先,高速覆铜板产品基本实现进口产品替代,未来成长空间较强。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2倍PE,对应市值55.9亿元,对应目标价23.6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2-08-15 南亚新材:2022年中报点评:积极布局车用板业务,产能有序扩建
(东方财富证券 周旭辉)
- ●公司主营业务是覆铜板和粘结片等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具体产品包括普通FR-4、无铅兼容型、无卤无铅兼容型FR-4和高频高速及其他覆铜板,目前公司已与奥士康、方正科技、广东骏亚、沪电股份、瀚宇博德、健鼎科技、景旺电子、胜宏科技、深南电路、生益电子等知名PCB厂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和上半年业绩表现,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至50.98亿元,上调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至70.29亿元,预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89.77亿元;考虑到公司营业成本的上涨,我们下调公司毛利率水平,同时下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3.97/5.73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7.29亿元,2022/2023/2024年EPS分别为1.69/2.45/3.11元,对应PE分别为16/11/9倍,给予“增持”评级。
- ●2022-04-18 南亚新材:覆铜板价格回落,中长期着眼于长期产品组合优化
(开源证券 刘翔,林承瑜)
- ●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4/5.6(前值为4.9/6.3)/7.2亿元,EPS为1.87/2.39(前值为2.11/2.68)/3.0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为15.2/11.9/9.3倍,公司扩产与产品升级支撑稳健成长,高速覆铜板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厂投建有利于运营效率提升、制费成本下降,维持“买入”评级。
- ●2022-02-22 南亚新材:覆铜板价格回落,内生优化与产品升级蓄力
(开源证券 刘翔,林承瑜)
-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YoY+98.4%,归母净利润4.0亿元,YoY+193.1%,扣非归母净利润3.6亿元,YoY+242.0%。考虑到覆铜板价格回落,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42.1/54.9/70.3(前值为46.5/62.2/7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4.9/6.3(前值为4.7/6.0/7.7)亿元,YoY+192.2%/24.4%/27.0%,EPS为1.69/2.11/2.6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为23.5/18.9/14.9倍,公司扩产与产品升级支撑稳健成长,有利于运营效率提升、制费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攀升,维持“买入”评级。
- ●2021-10-29 南亚新材:2021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效应显现
(东方财富证券 周旭辉)
-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72/54.83/69.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6.05/7.34亿元,EPS分别为1.82/2.58/3.13元,对应PE分别为21/15/12倍,给予“增持”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电子设备
- ●2024-12-31 中兴通讯:季报点评:数字经济筑路者,从全连接转向“连接+算力”
(中原证券 李璐毅)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厂商,以无线、有线产品为主的第一曲线业务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加速拓展以算力、手机为代表的第二曲线业务。国产算力的持续建设将为公司服务器、交换机等业务带来新的增量。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5.92亿元、102.01亿元、110.06亿元,对应PE为20.35X、19.13X、17.7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4-12-30 中芯国际: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有望受益于先导产业智能化和高速运算性能需求
(华鑫证券 毛正)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74.77、655.70、742.45亿元,EPS分别为0.49、0.66、0.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9、148、121倍。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领导者和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稀缺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 ●2024-12-30 海信视像:坚持高端化大屏化,头部地位稳固
(东莞证券 谭欣欣)
- ●预计公司2024-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5元和1.82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3倍和11倍。海信视像为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坚持多品牌运营,产业逐步多元化。海信以“多场景大显示”为核心,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符合行业大屏化、高端化、场景化、智能化趋势。公司全球化布局日益完善,智慧显示终端业务稳健增长,新显示业务快速发展。综上,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 ●2024-12-30 敏芯股份:国产MEMS领军企业,智能穿戴+机器人孕育新动能
(华福证券 陈海进,徐巡)
- ●我们预计敏芯股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实现收入4.9/6.5/8.0亿元,归母净利润-0.6/0.1/0.8亿元,对应当前PE估值为-66/308/46倍,对应当前PS估值为8/6/5倍。考虑公司目前声学业务逐渐复苏;压力/惯性传感器作为新兴业务快速发展,24、25年公司业绩仍处于增长期,利润较低,尚未进入稳定盈利阶段,因此采用PS估值,公司PS仍低于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 ●2024-12-30 依顿电子: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加大全球市场开拓
(华金证券 孙远峰,王臣复)
-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营收分别为36.42亿元、42.30亿元、50.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6%、16.1%、1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亿元、6.46亿元、8.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6%、25.1%、24.1%,2024年-2026年对应的PE分别为20.0倍、16.0倍、12.9倍,考虑到公司业务聚焦、客户资源优秀、技术持续投入升级、产能也将逐步释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4-12-30 德邦科技:拟现金收购泰吉诺,拓宽高端导热界面材料在高算力、先进封装等应用领域的布局
(海通证券 张晓飞,肖隽翀)
- ●我们预计德邦科技2024E-2026E收入分别为11.01亿元、14.48亿元、18.08亿元,归母净利润(扣非前)分别为0.91亿元、1.51亿元、2.12亿元。采取PE估值方法,结合可比公司水平,给予德邦科技2025E(PE)45x-55x估值,对应合理市值区间68.14亿元-83.28亿元,合理价值区间47.90元/股-58.55元/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4-12-30 德邦科技:首次覆盖:拟现金收购泰吉诺,拓宽高端导热界面材料在高算力、先进封装等应用领域的布局
(海通证券(香港) 张晓飞,Yang Zhou,Haofei Chen)
- ●我们预计德邦科技2024E-2026E收入分别为11.01亿元、14.48亿元、18.08亿元,归母净利润(扣非前)分别为0.91亿元、1.51亿元、2.12亿元。采取PE估值方法,结合可比公司水平,给予德邦科技2025E(PE)55x估值,对应合理市值83.28亿元,目标价58.5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2024-12-30 炬芯科技:存内计算赋能端侧AI
(中邮证券 吴文吉)
- ●存内计算引领AI新方向。弱化或消除“存储墙”及“功耗墙”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存内计算Computing-in-Memory(CIM)结构。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0.9/1.4/2.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4-12-30 源杰科技:国产领先光芯片厂商,高端市场蓄势待发
(财通证券 张益敏)
- ●公司基于IDM模式沉淀形成了大量自有核心技术和开发平台,在行业技术升级和需求提升的市场背景下,加速推进新产品布局,保持长期竞争优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2.73/4.33/6.00亿元,归母净利润0.27/1.22/2.0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50.11/100.66/61.5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2024-12-30 海光信息:国产算力芯片领军者,受益“信创+AI算力”需求新动能
(长城证券 唐泓翼)
- ●公司作为国产算力芯片领军者,在CPU和DCU芯片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信创+算力”国产化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成长空间广阔。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91/28.60/38.50亿元,对应24/25/26年PE为181/126/9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