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研报摘要◆
- ●2016-08-23 ST华闻:半年报点评:资源优势明显,后续潜力十足
(渤海证券 齐艳莉)
- ●我们认为公司汇集了CRI的核心优质资产。一方面其传统媒体业务及其他相关资产经营较为稳健,为公司整体经营提供了较强的业绩支撑,同时公司凭借旗下牌照优势所发展的“小屏+大屏”付费业务具有较强的发展空间,具有较为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量。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后续的发展潜力,预计2016-18年EPS分别0.37、0.42和0.47元/股,给予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 ●2015-04-20 ST华闻: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打造全媒体大平台
(国联证券 周纪庚)
- ●根据公司增发后的新股本进行调整,预测公司2015-201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68亿、14.30亿和16.60亿,EPS分别0.62元、0.70元和0.81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4.2、21.4和18.5倍,考虑到公司全媒体平台价值凸显,公司未来空间广阔,参照国际传媒公司和A股传媒类公司进行分部估值,当前公司已被低估,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 ●2015-02-05 ST华闻:稀缺的牌照资源方,平台整合能力强
(国联证券 周纪庚)
- ●预计公司2014-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65亿、13.44亿和15.15亿,按照定增后的股本计算,EPS分别为0.52元、0.66元和0.74元,对应2月4日收盘价PE为27.9、21.3和19.0倍,考虑到公司全媒体平台价值凸显,公司未来空间广阔,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 ●2015-02-05 ST华闻:资源价值重估,有望成就新旧媒体融合第一股
(安信证券 文浩,许彬)
- ●预计原有业务15-16年净利润(考虑投资收益)11.4、12.7亿,EPS0.62、0.67元;考虑14年并购业绩并表,15-16年备考业绩为14.1、16.3亿,EPS0.71、0.82元,对应目前股价14.75元PE21、18X。在OTT产业变革背景下,公司互联网电视牌照价值有望获得重估、并以此为契机加速公司其他资源系统重估并向新媒体转型,有望成就国有企业中新旧媒体融合典范,中线给予30倍PE、目标价21元,“买入-A”评级。
- ●2014-11-03 ST华闻:“买入”评级
(信达证券 单丹,方光照)
- ●华闻传媒2014-2016年摊薄EPS保守估计分别为0.57、0.67、0.76元/股,10月31日收盘价12.02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8倍、16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文体传媒
- ●2025-05-08 奥飞娱乐:叠叠乐产品力已渐显,看AI赋能IP内容新动能
(华鑫证券 朱珠)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7.46、28.70、30.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2.35、3.11亿元,EPS分别为0.10、0.16、0.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5.8、55.8、42.2倍,公司历经2018年游戏版号因子带来的主业波动到2020-2022年内外压力测试业绩承压,2023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但2024年宏观经济波动下减值测试致利润承压,轻装后展望2025-2026年,伴随新品供给及AI+IP双轮驱动有望助推公司业绩修复,以IP为支点,有望撬动叠叠乐、卡片、积木等潮玩周边的谷子经济、AI玩具的情绪经济等,AI加持下有望赋予公司在手IP不同形式的生命力,通过创造新内容、构建新场景、触发新消费助力其IP商业价值再放异彩,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 ●2025-05-07 行动教育:24Q4收款好转,全年超高分红回报股东
(中信建投 叶乐,黄杨璐)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8.91、9.89、10.91亿元,同比增长13.7%、11.0%、10.4%;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03、3.35、3.68亿元,同比增长12.8%、10.8%、9.8%,对应PE为15X、14X、12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7 学大教育:24年网点扩张提速,25Q1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中信建投 叶乐,黄杨璐)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3.8、39.6、45.5亿元,同比+21.3%、+17.1%、+1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3.09、3.69亿元,同增38.9%、23.7%、19.5%,对应PE分别为28、22、19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7 晨光股份:季报点评:积极推进IP、出海业务发展,经营改善可期
(天风证券 孙海洋)
- ●根据25Q1业绩情况,考虑当前经营环境疲软,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17.4/19.4亿元(25-27年前值分别为15.9/18.0/2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X/16X/15X。
- ●2025-05-07 万达电影:年报点评:2025Q1业绩高增,关注暑期档影市需求
(中原证券 乔琪)
- ●2025年1-2月国内电影市场表现优异,带动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度增长,但3月与4月电影市场整体归于平淡,或将对公司放映业务形成短期压力,建议关注6月后暑期档的内容供给状况以及对观众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公司在影院和院线领域的头部地位稳固,经营效率高,竞争优势明显;除此之外,公司还将继续深化IP商业价值以及深度打造大堂经济,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预计2025-2027年EPS为0.52元、0.66元、0.78元,按照5月6日收盘价,对应PE为21.39倍、17.07倍、14.37倍,维持“增持”评级。
- ●2025-05-07 南方传媒: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Q1利润超预期,持续探索数字化赋能
(国元证券 李典)
- ●公司作为广东省头部出版国企,教材教辅业务经营稳健,积极布局新业态。考虑到税收减免政策的影响,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为1.31/1.38/1.46元,PE为13/13/12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6 华策影视:优质内容商业价值有望借力AI持续增强
(华鑫证券 朱珠)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2.83、26.07、30.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5.17、6.46亿元,EPS分别为0.21、0.27、0.3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6、26.5、21.2倍,作为头部内容创作公司,全面拥抱AI等新技术,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容可期,短期看优质内容持续供给,中长期看文化强国与版权强国双推动下,公司“内容+科技”战略落地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双升,后续公司也将利用上市公司优势,通过投资并购等资本手段围绕短剧、科技、国际三大方向布局,形成以内容为主体,产业与资本为两翼的发展格局,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 ●2025-05-06 万达电影:内容蓄力,IP运营释放新增长动能
(国海证券 杨仁文,方博云)
-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163.67/183.88/197.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15.04/17.55亿元,对应PE为19/16/14X。公司作为国内影院投资行业龙头,票房市占率稳步提升,且布局电影全产业链,内容优势逐步强化,围绕“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持续深化变革,强化IP孵化与运营。基于此,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6 锋尚文化:24年营收利润同减,期待文旅C端项目拓展
(中银证券 李小民,纠泰民)
- ●公司2024全年业绩表现有所回落,在手订单同环比也有一定回落。我们调整公司25-27年EPS预测至0.74/0.86/0.92元,对应市盈率为34.3/29.3/27.4倍,维持增持评级,期待后续B&G端市场需求修复以及自身C端业务开拓成长后,公司业绩可以进一步增长。
- ●2025-05-06 奥飞娱乐:加宽加深IP“护城河”,加速拓展潮玩业务
(国海证券 杨仁文,方博云)
-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30.47/33.19/35.42亿元,归母净利润1.49/2.03/2.50亿元,对应2026/2027年PE为66/53X。公司以IP为核心战略,多年积累众多优质IP资源,依托IP全产业链运营优势,打造集动画、电影、玩具、婴童、潮玩等为一体的平台,且AI赋能IP开发,有望打开商业化成长空间。基于此,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