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多伦科技(603528)行业新闻

 
沪深个股板块DDE历史数据查询:    
 
◆行业新闻◆◇更新时间:2023-12-08◇

●2023-12-07 IDC最新预测:AI PC将成PC市场主流(经济观察报)

  12月7日,联想集团联合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业界首份《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报告。其中预测,AI PC(人工智能电脑,不含AI平板电脑)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并于2027年达到85%,成为PC市场主流。

  报告中提到,AI已成为PC开启第三次大升级的关键技术驱动力,两者的结合将形成“算力平台+个人大模型+AI应用”的新型混合体。AI PC的历史使命就是成为AI普惠的首选终端。

  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表示,在产业变革中,PC依然是这么多年来消费市场最坚挺的一种终端。此外,PC在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且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相比其它终端更具优势。“而从AI来讲的话,整体AI模型正在做出从云端向分布式发展的演变”,“根据这些特点,最后我们发现PC和AI模型未来的发展非常契合。”

  报告还对AI PC做了全面的定义,即:AI PC在硬件上集成了混合AI算力单元,且能够本地运行个人大模型、创建个性化的本地知识库,实现个人化的自然交互。AI PC产品将具备五大特征,包括拥有自然语言交互的个人智能体、内嵌个人大模型、标配本地混合AI算力、开放的AI应用生态及设备级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区别于现有的通用PC,AI PC将为用户提供包括通用场景下的个性化服务,即时、可靠的服务响应,更低的大模型使用成本,可信、安全的个人数据和隐私保障等四大价值。

  同时,报告也指出,AI PC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应分为AI Ready阶段和AI On阶段。在AI Ready 阶段,AI PC主要表现为芯片计算架构的升级,具备基本的本地混合AI算力,能够为AI PC的软件及服务创新提供基本保障。在AI On 阶段,AI PC将具有完整的核心特征,并且在核心场景提供划时代的AI创新体验。

●2023-12-07 “剁完手”智能清洁机差评如潮,云鲸居首!消费者:不会再爱了(搜狐财经)

  扫地机产品内卷、价格走高,质量问题也愈发凸显。

  今年双十一大促智能清洁品类整体实现了“量额”的正向增长为行业增添了信心。而近期扫地机品牌发生的一系列市场争议也不容忽视。

  上个月,行业一哥科沃斯陷产品“检测门”被指不正当竞争,本周,云鲸又“登顶”黑猫投诉日用电器黑榜。小红书平台上,用户的扫地机使用分享“哀鸿遍野”……

  智能清洁行业亟待解决的产品质量问题由此凸显出来。据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近一个月“清洁用品”的投诉量超千余条。其中,多家头部智能清洁企业赫然在列。

  扫地机越过靠产品力初步渗透市场的时期,智能清洁企业的“新命题”浮现,抓住新增量机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或是行业“做大蛋糕”必经的路。

  

  近一周投诉量超千条

  消费者痛点何在?

  双十一期间,来自河北的汪苗(化名)在抖音云鲸官方旗舰店购买了智能扫拖一体机器J4(下文简称:云鲸J4),本来欣喜于靠扫地机器人“解放双手”的她,很快遇到了糟心事。

  “早上先是显示拖布无法正常升降,之后是提示‘请安装清洁模块’,中午再检查的时候基站也不能正常使用了。”汪苗回忆道。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汪苗告诉搜狐财经,11月21日扫地机产品出现故障后便与客服沟通返厂维修,到11月26日,厂家寄回维修后的扫地机,产品基站满身水渍,机身表面磨损、线路外露。

  汪苗收到的维修报告显示,故障由机器人主板腐蚀引起,故障发生时距离她初次使用才不到20天。“商品质量问题在先,售后维修服务差在后。这个扫地机买的真是糟透了心!”汪苗失望地表示。

  据12月7日数据显示,云鲸位列黑猫投诉平台日用电器品类黑榜周榜的第1位。而与其同属智能清洁赛道的竞品品牌戴森、追觅、石头、科沃斯和添可均在回复效率榜的前列。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据悉,黑猫投诉平台的红榜商家是指对投诉能够及时响应、妥善处理的商家,而黑榜商家则是对投诉态度消极、回复较慢甚至不予回复的商家。

  实际上,智能清洁品牌出现在红黑榜一方面反映商家处理投诉的及时程度,另一方面显示出智能清洁产品投诉量较多的情况。

  “22年买来第一次使用就异常,上门检查不出问题,需要送回厂家维修检测。”一黑猫投诉的用户表示,自己购买云鲸后的第一年使用频率并不高,第二年使用中扫地机开始频繁异常,且“后期上门费打底需要150,配件费好几百。”

  除此之外,还有多位消费者反映因“产品质量问题损害个人财产安全”要求退款并赔偿。有消费者反映,云鲸J3扫地机器人主刷盖摩擦地面,导致全屋地砖和地板出现明显划痕。一消费者表示,扫地机在运作过程中撞倒了家中立镜,立镜碎后将地板砸坏。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和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多番周折后,汪苗正等待12315和消费者协会等平台的处理结果,“至于其他品牌的扫地机,不会再轻易下单了。”当然,云鲸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是品牌个例。

  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首页的热点商品服务中,第一位便是包括扫地机、洗地机、吸尘器等智能清洁产品在内的“清洁用品”。数据显示,近一周投诉量高达1035条,环比增加22.92%。

  

  (图片来源: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

  根据《微博家居清洁家电消费观察报告》,截至10月,2023年清洁家电投诉总量为10110件。主要投诉问题占比前三分别是商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服务欠缺。

  搜狐财经搜索小红书平台发现,用户分享扫地机零部件异常、避障、刮地板等情况屡见不鲜,石头P10 pro、科沃斯T20 pro等热门扫地机产品均在“吐槽”之列。

  11月份,江苏省缺陷产品管理技术中心公布扫地机器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结果显示检测的25款产品中有11款被判断为不合格。10月份,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0批扫地机器人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不合格检出率为20%。

  对于频发的质量问题,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丁少将表示,扫地机器人作为新兴品类,相较于吸尘器等传统清洁电器还不够成熟。同时,扫地机器人是集硬件、软件等多项前沿技术于一体的产品,这对中小企业也是较大的挑战。

  “近两年清洁电器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不排除一些企业基于控制成本和企业盈利,出现产品质量和品控能力下滑的情况。”他补充到。

  

  扫地机处境尴尬

  企业如何应对成长痛?

  扫地机行业已“深度内卷”。为甩掉扫地机器人是“人工智障”的标签,解决扫拖不干净、毛发缠绕、噪音大、避障差等痛点,各品牌优化升级算法、激光雷达技术,升级迭代基站自集尘、自清洁、高温洗烘等功能,还在外形结构上创新出机械臂、方形机身。

  卷不动产品卷价格,“以价换量”是上半年扫地机行业的重要趋势。

  机构数据显示,高端的基站产品内部均价已明显下探。以行业一哥科沃斯今年半年报数据为例,“全能型产品价格调整最为显著,线上零售均价为409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6%;线下零售均价为 4534 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4%。”

  而“内卷”的结果并不一定喜人。从行业来看,据GFK中怡康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扫地机累计零售额为86亿元,同比仅微增1%。企业层面,“一哥”科沃斯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仅1961万元,同比下滑92%。

  市场渗透率提升缓慢、产品功能外观“卷无可卷”,还有愈发突出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题待解,扫地机品牌还有什么“打法”?

  一方面,各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和价格布局。

  反映到产品端是洗地机品类的迅速崛起。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的线上销售量分别为97万台、109.1万台,分别同比增长13%和36.9%。

  

  (图片来源: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

  据GFK中怡康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洗地机品类零售额达97亿元,同比增加20.1%,超过了扫地机品类。

  从手动扫拖到吸尘器、再到扫地机器人,很多消费者需要一个洗地机作为“过渡”。一位尝试过多种智能清洁产品的用户告诉搜狐财经,扫地机、洗地机、吸尘器、蒸汽拖把...每一种“韭菜”她都当过。“我爸妈说扫地机拖地水渍大,使用体验不好就退货了,他们更愿意用洗地机自己上手拖,无线手持也比传统有线吸尘器方便不少。”

  与“解放双手”的扫地机器人相比,洗地机的优势在于深度清洁能力较强,也能让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消费者在家务劳动中更有参与感。

  另一方面,降本增效背景下,品牌重视从生产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如石头、追觅等靠代工起家的智能清洁品牌,将视线落在自建工厂,由轻资产运营转向重资产模式。其优势在于,自采原材料能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丁少将表示,做好产品创新、保证品控是智能清洁企业拓展新用户和提升用户粘性的根本。快速响应、妥善解决的售后服务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2023-12-07 上海智能制造“国家队”再添44名新成员 成为国家级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双料冠军”城市(中国证券网)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公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其中显示,2023年度上海共11家单位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3家单位62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获评工厂数和场景数均位于全国城市首位,上海市国家级智能工厂和场景总数实现“双倍增”。其中汽车领域21个场景入选名单,总数和入选比例(占上海市34%)全国第一,上海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成效凸显。

  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是上海超大城市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是构建“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2023年2月,上海发布《推进上海智能工厂建设领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面推进“20035”工程,多措并举、分级分类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建设。

  据悉,通过系统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上海智能工厂建设主阵地不断巩固、智能制造生态朋友圈持续扩大、创新发展政策工具箱逐渐完备。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19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60家单位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发挥丰富场景优势,不断拓展智能工厂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瞄准创新“核爆点”,输出智能制造“上海方案”,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智能制造“新高地”,打造“上海大脑全球智造”样板间。

●2023-12-07 推动产业融合创新,2023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举行(中国经济网)

●2023-12-07 付炳锋:车企、芯片企业需融合创新、协力发展(中国经济网)

●2023-12-07 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天河星逸”发布(广州日报)

●2023-12-07 为机器人制造灵活“关节”(经济日报)

●2023-12-07 AMD推出重磅AI芯片挑战英伟达 对该行业前景的预测令人瞠目(新浪财经)

●2023-12-07 深市人工智能公司兼具成长性与高潜力 相关ETF产品长期投资价值可期(证券日报)

●2023-12-07 上市公司积极开展6G关键技术前瞻性研究 产业链超前进入生态培育状态(证券日报)

●2023-12-07 小米、华为相继披露Wi-Fi7有关消息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涉足相关领域(证券日报)

●2023-12-07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AI智能体生态(中国经济时报)

●2023-12-07 2G/3G退网,“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值得期待(北京青年报)

●2023-12-07 惠誉:(就美国科技问题表示)硬件和半导体行业前景恶化(新浪财经)

●2023-12-06 中英人工智能合作进行“四川对话”,四川展示AI产业发展三重优势(金融投资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gmail.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3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