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电子设备
- ●2025-03-20 中际旭创: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AI算力需求高增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侯宾,姚久花)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74/80.98/105.77亿元,2024-2026年EPS分别为4.68/7.33/9.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4/11倍。鉴于公司光模块龙头地位的竞争优势,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3-20 德赛西威:2024年报点评:海外订单高增,智驾业务增速超预期
(浙商证券 刘雯蜀,刘静一)
- ●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0.48、434.36、511.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1、34.41、43.02亿元。参考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7/21/17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3-20 南亚新材:乘国产算力之风,成长属性逐步凸显
(平安证券 徐勇,郭冠君)
- ●结合当前海外对华科技打压措施不断,我们认为国内互联网厂商及运营商等在AI硬件端的投入会逐步加大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和考量,国产AI硬件采购比重有望持续增加,公司作为国内覆铜板领先企业,技术底蕴扎实,产品矩阵覆盖全面,有望通过绑定国内大客户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同时,中高端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以及产品出货放量将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水平,公司成长属性逐步凸显,2025年有望成为公司向上发展和业绩增长新拐点,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2元、0.99元和1.91元,对应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PE分别为158.6倍、36.1倍和18.6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2025-03-20 瑞芯微:营收创下历史新高,AIoT多产品线持续释放
(太平洋证券 张世杰,罗平)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31.26、41.04、53.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3、8.18、10.32亿元,对应PE121.71、86.71、68.72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 ●2025-03-20 瑞芯微:发布股权激励彰显长期发展信心,“雁形方阵”夯实芯片布局优势
(太平洋证券 张世杰,罗平)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31.26、41.04、53.0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3、8.18、10.32亿元,对应PE121.71、86.71、68.72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 ●2025-03-20 盛景微:拐点将至
(中邮证券 吴文吉)
- ●民爆行业短期下行,市场有望回归。2024年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民爆行业整体情况为缩量下行态势,工业雷管累计产量前十名省份多数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5.1/5.6/7.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0.7/1.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3-19 道通科技:25Q1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增,期待AI赋能新老业务发展
(东吴证券 张良卫)
- ●考虑到公司三项业务全面铺开,AI有望对新、老业务全面赋能,我们将公司2024/2025/2026年预期归母净利润由6.4/7.7/9.4亿元调整为6.4/7.9/9.5亿元,2025年3月1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3.1/26.7/22.2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3-19 道通科技:全面智能化转型,AI赋能多场景落地实践
(国信证券 熊莉)
- ●预测道通科技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47/7.80/11.10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32.27/26.77/18.81倍。我们采用PE估值法,选取可比公司中科创达、德赛西威、特锐德和盛弘股份作为参照,2025年行业平均PE为32.30倍。考虑到公司稳步增长的盈利能力和行业趋势,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32-35倍PE,预计合理市值249.60-273.00亿元,目标股价55.24-60.42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2025-03-19 奥士康:业绩预期出现反转,多领域重拳出击步入收获阶段
(开源证券 陈蓉芳,刘琦)
- ●null
- ●2025-03-19 道通科技:25Q1利润增速超40%,AI实现业务赋能
(中信建投 应瑛)
- ●公司稳固传统汽车诊断业务的同时,通过完善产品布局,拓宽销售渠道,打开新能源业务第二增长曲线,预计业绩将持续高速增长。考虑到公司机器人业务及年度业绩快报情况,我们调整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32/47.21/56.51亿元(前值为39.66/46.91/5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5%/20.06%/19.70%,归母净利润为6.40/7.89/9.53亿元(前值为6.29/8.02/9.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35%/23.24%/20.78%,对应PE33/26/22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