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2025(预测) |
2026(预测) |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研报摘要◆
- ●2022-04-22 金洲管道:年报点评:产品结构升级,稳增长下发展可期
(华泰证券 李斌,龚润华)
- ●公司21年实现营收70.4亿元(yoy+38%),归母净利3.86亿元(yoy-34%),扣非归母净利3.63亿元(同比持平),扣非前后差异主要因去年收到子公司搬迁补偿,业绩与前期业绩快报基本一致(2022-003);22Q1实现归母净利0.48亿元(yoy-38%、qoq-51%)。考虑22年需求侧走弱、钢价回落但仍处相对高位,我们调整钢价、毛利率变动趋势预测,预计22-24年公司EPS为0.80/0.91/0.96元(前值1.03/1.16/-元),可比公司PE(2022E)均值为8.3X,考虑公司持续推进产品高端化,给予公司22年10.3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8.24元(前值6.53元),维持“增持”评级。
- ●2021-12-17 金洲管道:管道业务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
(浙商证券 马金龙)
- ●公司作为管道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在经济稳增长,基建发力,城市管网升级改造中,有望进入一轮新的景气周期。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3.37/68.82/70.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01%、8.60%、3.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5.92/6.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73%、46.37%、17.12%,对应EPS分别为0.78元、1.14元、1.33元,对应PE分别为9.91/6.77/5.78倍。2022年10倍市盈率的估值对应市值约为60亿,较当前市值有50%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 ●2021-08-20 金洲管道:中报点评:H1扣非净利同比增57%,发展提速
(华泰证券 李斌)
- ●一方面,公司有序推进产能扩张,包括3万吨不锈钢管以及60万吨焊管项目,或可持续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表现;另外,我们看好21H2基建投资边际改善,提升公司下游景气,公司或将受益。考虑到公司新增60万吨焊管产能规划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升级,我们预计公司21-23年EPS为0.87/1.03/1.16元,给予公司7.5倍PE(2021E),目标价6.53元,维持“增持”评级。
- ●2020-08-20 金洲管道:中报点评:20H1原料成本下降,扣非净利增长
(华泰证券 邱瀚萱,张艺露)
- ●我们认为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改善,且下游需求向好,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年BVPS5.39/5.66/6.10元(前值5.28/5.50/5.93元),对应PB1.41/1.35/1.25倍,可比公司平均PB(2020E,Wind一致预期)1.23倍,因长输管道市场放开度比其他环节更高,给予公司2020年1.55倍PB,目标价8.35元(前值6.33-6.86),维持“增持”评级。
- ●2020-04-27 金洲管道:年报点评:业绩仍增长,期待旧改、管网投资
(华泰证券 邱瀚萱)
- ●公司2019年10派3元,分红率57%,按4月24日股价计算股息率为5.2%。考虑到今年的资产处置收益,且管道需求有望向好,故上调2020年预测;此外,考虑到管网公司刚开始装入资产,整体运行节奏后移,故调低2021年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BVPS5.28/5.50/5.93元(20-21年前值5.03/5.52元),对应PB1.10/1.05/0.98倍,可比公司平均PB(2020E,Wind一致预期)1.10倍,因长输管道市场放开度比其他环节更高,给予公司2020年1.20-1.30倍PB,目标价6.33-6.86元,维持“增持”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金属制品
- ●2025-05-08 巨星科技:年报点评报告:24年全年业绩高增,积极布局应对关税挑战
(天风证券 朱晔)
- ●受全球贸易摩擦影响,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31.3/36.4亿元(25-26年前值29.5/39.1亿元),同比+14%/+19%/+16%,对应PE11/9/8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 ●2025-05-08 奥瑞金:整合顺利落地,两片罐盈利拐点或将近
(信达证券 姜文镪)
- ●公司发布24&;25Q1业绩。公司2024年实现收入136.73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2.1%);单24Q4收入28.16亿元(同比-10.2%),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6.8%);25Q1收入55.74亿元(同比+57.0%)、中粮并表贡献收入增量,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137.9%),扣非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28.4%)、扣非利润波动主要系并购产生中介费用及并购贷利息费用影响,且上年同期投资收益基数较高。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9.3/1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X、15X、13X。
- ●2025-05-08 巨星科技:工具出海龙头,品牌化+全球布局共铸成长
(信达证券 姜文镪,龚轶之,王锐)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0.1/3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24.4%/22.2%。公司作为中国工具出海龙头,持续聚焦主业搭建品牌矩阵,全球化产能布局降低成本,深度绑定大客户并探索跨境电商渠道。尽管当前特朗普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但公司正积极转移产能,向下游涨价传导关税压力。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产能释放,ODM+OBM业务共同发力、拓展电动工具品类、一带一路市场拓展均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公司短期承压不改长期竞争力,估值水平亦为历史低位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5-05-08 宝钢包装:金属包装龙头地位稳固,海外布局成效逐步彰显
(国投证券 罗乾生)
- ●公司作为金属包装领军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伴随行业格局优化业绩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宝钢包装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88.21、94.76、101.71亿元,同比增长6.05%、7.42%、7.34%;归母净利润为1.82、1.95、2.13亿元,同比增长5.62%、7.17%、9.04%,对应PE为33.4x、31.2x、28.6x,给予2025年45.0xPE,目标价6.42元,维持增持-A的投资评级。
- ●2025-05-08 东睦股份:季度利润同比高增,MIM业务加速释放利润弹性
(华源证券 田源,张明磊,田庆争,项祈瑞,陈婉妤)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7/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2%/20.8%/19.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3/19/16倍。作为国内粉末冶金平台龙头,公司MIM受益折叠屏铰链景气传导加速,凭借材料优势深度布局机器人赛道。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8 鸿路钢构:摊薄效应逐步显现,吨盈利同环比均提升
(国联民生证券 武慧东,朱思敏)
-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0/245/260亿元,分别yoy+7%/+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10.7/12.4亿元,分别yoy+18%/+17%/+16%。现价对应2025年PE为14.3倍。公司是钢结构构件制造龙头,看好公司竞争优势持续强化,智能化改造前景值得期待,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提升成长前景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8 悦安新材:MIM技术替代和电感需求增长,新产能渐迎释放
(国投证券 董文静)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9、6.54、8.98亿元,预计净利润1.01、1.30、1.9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4、1.08、1.63元/股,目前股价对应PE为31.5、24.4、16.3倍,维持“增持-A”评级,考虑到未来宁夏降本新线投产带来的业绩增量,预计2025年试生产,2026年后效果进一步释放,12个月目标价调整为32.4元/股,对应26年30倍PE。
- ●2025-05-07 科达利:一季度维持高利润率,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财信证券 杨鑫)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84、22.44、26.49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8.53、15.56、13.18倍,公司是电池结构件龙头厂商,盈利能力稳定,且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6 奥瑞金:中粮并表增厚利润,期待需求回暖龙头先行
(华福证券 李宏鹏,汪浚哲)
- ●我们认为,公司作为金属包装行业龙头,成功控股中粮包装后,有望带动二片罐行业格局进一步改善,行业盈利修复可期,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短期受并购后财务费用等增长影响,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10.79/11.83亿元(25-26年原为10.73/12.33亿元),同比+21%/12%/10%,当前市值对应25年估值约14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5-06 王力安防:24年年报&25年一季报点评:25Q1逆势高增,市占率持续提升
(西部证券 李华丰,谭鹭)
- ●随着旧改、二手房重装需求的释放以及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凭借品牌、渠道和智能制造优势,有望继续提升市场份额。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19、2.77、3.4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