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0预测2021预测2022预测 |
◆研报摘要◆
- ●2020-10-27 远东传动:2020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继续爆发式增长,期待乘用车传动轴放量
(长城证券 孙志东)
- ●考虑到重卡销量超预期,上调公司盈利预测,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21.02、22.25、26.80亿元,增速依次为19.8%、5.9%、20.4%,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30、3.53、4.05亿元,增速依次为21.0%、7.0%、14.8%,当前市值42亿元,对应PE依次为13.7、12.8、11.2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2020-08-27 远东传动:受益于重卡销量高增长,2020Q2业绩大幅超预期
(长城证券 孙志东,刘佳)
- ●考虑到公司受益于重卡和工程机械的高景气度,以及全新产品乘用车驱动轴的投产,中长期受益于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乘用车传动轴国产替代。考虑到重卡销量超预期以及疫情对乘用车客户开拓的负面影响,小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19.75、21.61、26.17亿元,增速依次为12.6%、9.4%、21.1%,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06、3.23、3.75亿元,增速依次为12.2%、5.5%、16.3%,当前市值42亿元,对应PE依次为14.2、13.4、11.6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2020-07-04 远东传动:Q2重卡销量大涨62%,公司重卡传动轴供不应求
(长城证券 孙志东,刘佳)
- ●公司受益于重卡和工程机械的高景气度,以及全新产品乘用车驱动轴的投产,中长期受益于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乘用车传动轴国产替代。考虑到重卡销量超预期以及疫情对乘用车客户开拓的负面影响,对盈利预测做小幅调整,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19.12、21.03、25.61亿元,增速依次为9.0%、10.0%、21.8%,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94、3.11、3.64亿元,增速依次为7.7%、6.1%、17.0%,当前市值36.75亿元,对应PE依次为12.5、11.8、10.1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2020-06-02 远东传动:4月和5月重卡销量增速皆超60%,公司重卡传动轴供不应求,快速增长
(长城证券 孙志东)
- ●考虑到公司受益于重卡和工程机械的高景气度,以及全新产品乘用车驱动轴的投产,中长期受益于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乘用车传动轴国产替代,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19.71、22.73、27.02亿元,增速依次为12.4%、15.3%、18.9%,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94、3.24、3.79亿元,增速依次为7.8%、10.3%、17.0%,当前市值35.3亿元,对应PE依次为12.0、10.9、9.3倍,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 ●2020-04-27 远东传动:19年年报点评:产品结构改善毛利率提升,期待乘用车业务和电动化产品放量
(长城证券 孙志东)
- ●考虑到公司受益于重卡和工程机械的高景气度,以及全新产品乘用车驱动轴的投产,中长期受益于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乘用车传动轴国产替代,考虑到新冠肺炎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下调盈利预测,保守预计公司2020-2022年总营收依次为19.71、22.73、27.02亿元,增速依次为12.4%、15.3%、18.9%,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94、3.24、3.79亿元,增速依次为7.8%、10.3%、17.0%,当前市值31.6亿元,对应PE依次为10.8、9.8、8.3倍。结合公司短中长期基本面,给予公司2020年15倍PE,2020年目标价7.83元,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汽车制造
- ●2025-04-30 江淮汽车: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尊界S800上市在即
(东吴证券 黄细里,孟璐)
- ●公司与华为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领域全面战略合作,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尊界S800,目前已正式亮相;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展顺利;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科技型企业的协同合作持续深化,加速生态融合;公司商用车业务经营稳定。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8.4/15.9/33.9亿元。对应PE为93/49/23倍,由于公司对外合作进展顺利,新车上市在即,我们仍维持江淮汽车“买入”评级。
- ●2025-04-30 沪光股份: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4年业绩高增,新产品新客户打开增长上限
(东吴证券 黄细里)
- ●我们维持2025/2026年营业收入为100/121亿元,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43亿元,同比分别+26%/+21%/19%,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7/10.9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分别+30%/+25%/+18%,对应PE分别为15/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30 冠盛股份:25Q1净利润同环比增长超预期,固态电池业务稳步推进
(信达证券 邓健全,赵悦媛,丁泓婧)
- ●公司汽零后市场主业稳步推进,固态电池业务有望由26年中开始逐步达产,机器人轴承业务进一步拓宽成长天花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4.67、5.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15、2.55、3.19元,对应PE分别为16倍、13倍和11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30 金龙汽车: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点评:三龙整合完毕,盈利中枢上移
(东吴证券 黄细里)
- ●由于公司国内外销量增速较快,我们上调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250亿元(原为238亿元),维持2026年营业收入为268亿元,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285亿元,同比+9%/+7%/+7%,维持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4/6.4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182%/+45%/+28%,对应PE为21/15/1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 ●2025-04-30 嵘泰股份:主业符合预期,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
(华鑫证券 林子健)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总营收23.5亿元,同比+16.4%;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1.9%。25Q1营收6.6亿元,YoY+29.7%;归母净利润4823万元,YoY+13.8%;扣非归母净利润4474万元,YoY+25.6%。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40.0/4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3.2/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3/23.8/19.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 ●2025-04-30 继峰股份:系列点评十八:2025Q1利润超预期,业绩步入释放期
(民生证券 崔琰,白如)
- ●整合成效渐显,新产品和新客户加速拓展,“大继峰”(继峰+格拉默)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座舱龙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267.50/299.50/359.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59/9.45/13.43亿元,对应EPS为0.52/0.75/1.06元,对应2025年4月29日12.23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24/16/12倍,维持“推荐”评级。
- ●2025-04-30 潍柴动力:系列点评五:2025Q1业绩超预期,发动机龙头加速转型
(民生证券 崔琰,杜丰帆)
- ●公司是国内发动机领域龙头,通过不断延长自身产品线、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311.1/2,416.1/2,488.6亿元,归母净利为127.5/142.3/15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1.63/1.77元。按照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15.31元,对应PE分别为10/9/9倍,维持“推荐”评级。
- ●2025-04-30 赛力斯:季报点评:一季度销量有所承压,但盈利表现超预期
(平安证券 王德安,王跟海)
- ●公司在一季度销量、营收同比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盈利的增长,体现了公司问界系列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98亿/131亿/155亿元。公司2025年的新车周期开启,M8上市后有望推动公司盈利水平再上新台阶,看好公司2025年的业绩释放潜力,而考虑到问界品牌在未来的成长性以及参股引望公司后的增值潜力,我们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 ●2025-04-30 华域汽车:年报点评:客户结构调整,业绩维持稳定
(平安证券 王德安,王跟海)
- ●结合公司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70.6亿/76.6亿元(原净利润预测为64.3亿/70.9亿元),新增公司2027年净利润预测为81.0亿元。2024年公司面临整车客户的结构调整,但业外客户的拓展对冲了上汽系客户销量下滑的压力,公司推进的中性化战略成果显现。公司在产业链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多项核心业务自主可控,行业地位突出,维持了业绩的稳定。依然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 ●2025-04-30 拓普集团: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客户销量短期承压,智能车部件+机器人部件协同发展
(东吴证券 黄细里,郭雨蒙)
- ●虽然公司2025Q1业绩出现下滑,但下游客户产线调整在25Q1结束,结合下游客户的新品放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54亿元、44.60亿元、56.52亿元的预测,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4元、2.57元、3.25元,市盈率分别为25倍、20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