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测◆
预测数据根据各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摘录所得,历史7年财务数据均为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数据,与本终端立场无关。
◆预测指标◆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预测明细◆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1预测2022预测2023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1预测2022预测2023预测 |
◆研报摘要◆
- ●2020-08-31 剑桥科技:有序整合待拐点释放,未来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开源证券 赵良毕)
- ●调整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78/1.51/3.18(此前为1.17/1.80/2.61)亿元,同比增长为256.6%/94.9%110.3%(此前为438.4%/54.0%/44.9%),EPS为0.31/0.60/1.26(此前为0.46/0.71/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1.3/41.7/19.8倍,相对可比公司,存在一定估值溢价,维持“增持”评级。
- ●2020-08-30 剑桥科技:光模块产能持续爬坡,业绩有望逐步改善
(华西证券 熊军,宋辉)
- ●公司光模块业务整合顺利并且产能逐渐爬坡,高端产品有望放量同时不断突破海外云厂商,考虑到疫情对公司的产能扩张和供应链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测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从39.31亿元、51.29亿元、65.51亿元调整为31.63亿元、39.30亿元、49.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从1.29亿元、2.42亿元、3.12亿元调整为1.02亿元、1.57亿元、2.67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62倍、40倍、24倍,维持“增持”评级。
- ●2020-05-12 剑桥科技:光模块新锐出鞘,剑指全球业绩可期
(开源证券 赵良毕)
- ●公司提前布局,通过两次并购切入光模块领域,全球化研发战略确保核心竞争力优势,拥有多品类光模块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19年成为华为高端光模块供应商,未来有望解锁中兴通讯等更多下游客户,打开市场新的增长空间。光模块市场因数据中心及5G基站建设需求共振,迎来高景气伊始,随着新基建的大力推进,数据中心、5G的建设如火如荼,光模块也将逐步从低速向高速升级以满足高速率的业务需求,公司光模块产品有望量价齐升带来业绩边际改善。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1/2022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2/2.21/3.00亿元,同比增长为508.5%/67.4%/35.5%,EPS为0.68/1.14/1.55元,对应PE分别为61.3/36.6/27.1倍,相对可比公司,存在一定估值优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2020-05-03 剑桥科技:光模块业务整合顺利,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华西证券 熊军,宋辉)
- ●公司传统业务稳步增长,光模块业务整合顺利,高端产品有望放量同时不断突破大客户,看好公司2020年光电子事业部业绩迎来拐点,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9.31亿元、51.29亿元、65.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42亿元,3.12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57倍、30倍、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2020-04-28 剑桥科技:光模块放量在即,5G小基站打开成长空间
(民生证券 刘欣)
- ●我们预测2019/2020/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20/1.32/2.61亿元,EPS0.15/1.02/2.03元。选取与公司同行业的光模块与接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可比公司2020年PE中位数38.8倍,2021年PE中位数28.9倍,公司20年PE35.5倍,21年PE17.9倍,低于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光模块和5G小基站业务今明两年将迎来快速增长,应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推荐”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电子设备
- ●2025-04-07 歌尔股份:2024年净利率修复,AI/AR眼镜蓄势待发
(中银证券 苏凌瑶)
- ●在AI技术驱动下,公司深度布局的AI/AR眼镜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增长点,带动营收和利润双增;同时考虑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对公司的影响暂时较难评估。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36.40/42.09/50.68亿元;实现每股收益1.04/1.21/1.45元,对应市盈率22.4/19.4/16.1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7 蓝思科技: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较快增长,零整协同+多轮驱动战略展望佳
(中银证券 苏凌瑶)
- ●因公司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增长速度略超此前预期、但毛利率略低于预期,我们小幅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同时考虑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对公司的影响暂时较难评估。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46/63.32/70.8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01/1.27/1.42元,对应市盈率22.3/17.8/15.9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7 隆扬电子:Q4盈利同比高速增长,拟收购德佑材料补足3C保护材料布局
(长城证券 邹兰兰)
- ●考虑到随着公司铜箔类材料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并伴随泰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公司盈利面临一定压力,故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估公司2025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3亿、1.50亿元、2.31亿元,EPS分别为0.36元、0.53元、0.82元,2025年-2027年PE分别为57X、39X、25X。
- ●2025-04-07 扬杰科技:汽车电子需求持续旺盛,拟收购贝特电子完善业务版图
(东海证券 方霁)
- ●公司产品下游需求旺盛,随着产能逐步爬坡,业绩有望持续向好。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70.87、82.65、95.19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是71.2986.19亿元),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9、14.78、17.36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是11.28、16.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6、2027年PE为21、17、15倍。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6 航天电器:大力推进民品业务收入结构调整,若实现股权激励业绩或将高增
(国联民生证券 吴爽)
- ●考虑到行业需求恢复等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84/84.05/100.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36.99%/22.10%/19.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3/10.86/13.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5.77%/27.26%/22.64%。EPS分别为1.87/2.38/2.91元,三年CAGR为56.54%。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30倍,鉴于公司为军工连接器核心供应商、下游需求恢复较好,我们上调至“买入”评级。
- ●2025-04-06 华天科技:年报点评报告:销售放量推动24年营收利润双增,技术创新2.5D产能释放助力25年持续发展
(天风证券 潘暕,李泓依)
- ●集成电路行业处于上行周期,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喜人,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由8.94/13.03亿元上调至9.57/12.45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6 鸿远电子:需求全面恢复,上游元件订单爆发
(华西证券 陆洲,林熹)
- ●公司是国内高可靠MLCC元件龙头厂商,有望在新一轮订单周期中最先受益。当下,公司业绩拐点已经显现。考虑到下游放量节奏的不确定性,我们调整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并增加2026-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97/26.29/31.38亿元(此前25年为36.45亿元),归母净利3.54/5.01/6.04亿元(此前25年为10.82亿元),EPS1.53/2.17/2.61元(此前25年为4.66元)。对应2025年4月3日55.81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6/26/21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6 海信视像:24A:Q4超预期-海信视像2024年年报点评
(中泰证券 姚玮,吴嘉敏)
- ●公司在一般的大环境下,24Q4业绩超预期释放,主要是国补的带动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对25年也相对有信心。 根据24年业绩,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收入+7%/+8%/+9%(25-26年前值为+10%/+10%),归母净利润+13%/+9%/+11%(25-26年前值为+15%/+16%),25年利润25.4亿(前值为21.55亿),对应PE为12.7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6 浪潮信息:收入快速增长
(太平洋证券 曹佩)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收入1147.67亿元,同比增长74.24%;归母净利润22.92亿元,同比增长28.55%;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8.74亿元,同比增长67.59%。AI算力需求预计仍然保持旺盛。预计2025-2027年公司的EPS分别为2.12\2.60\3.12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04-06 当升科技:三元与磷酸铁锂齐发力,固态布局领先
(国联民生证券 张磊)
- ●考虑到主营产品降价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08/108.13/125.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3%/17.4%/1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9/9.67/11.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2.9%/25.7%/15.6%,三年CAGR为33.28%,EPS分别为1.52/1.91/2.21元,PE分别为27/21/18倍,鉴于公司为锂电材料龙头,三元/磷酸铁锂材料盈利有望修复,建议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