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项
近期我们组织调研了对振华科技的联合调研,参观了“振华新云”、“振华宇光”等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生产线。与公司领导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主要观点
1、 公司2010年收入大幅增加。各种元器件订单充裕,通讯整机业务增长接近翻番。利润增长仍然较低,难以摆脱微利局面。受2010年全球和国内电子行业高度景气的带动,公司各种元器件订单十分充裕,产品供不应求,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2%,其中新型元器件一季度同比增长29.29%。增长主要来源于民用元器件,军用元器件由于计划订单有限,增长较低,约12%-15%。通讯整机业务2010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7.22%,预计全年增长接近翻番。
由于民用元器件产品和整机通讯产品都比较低端,附加值低,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利润并未因此大幅增加。从公司一季报来看仅增加21.2%。每股收益0.024元,仍难摆脱微利局面。
2、 CEC重组后公司新增业务想象空间大。从去年至今,CEC对公司的收购已基本完成,但因贵州省国资委所控股份尚未划转,CEC目前仍然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重组方案尚未公布,今后的振华将如何发展目前仍不明朗,但想象空间很大。
从CEC自身来看,其自身大而不强。CEC旗下的产业覆盖了“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讯终端与服务、电子商贸与工程”等方方面面,光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有14家。振华是目前在CEC旗下公司中军工元器件最强最的子公司,CEC是否会通过将其军工资产注入到振华这个平台中来将其军工行业做强、做大,尤其值得关注。一旦实现,势必会使振华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还是利润上都会有质的飞跃。从而摆脱长期微利的局面。
CEC之前承诺在在重组完成后5年内项目投资不低于30亿,除7个亿的现金,其余23亿将分别以引进项目、直接投资和军工补助等方式完成。其中项目引进将主要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LED等方面。除锂电池项目外,其它项目目前均放在集团公司层面。振华科技通过投资成立“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军锂电池领域,但由于其投资规模太小(注册资本仅2000万人民币),现在无法看出其对公司业绩能有何实质性贡献。
3、盈利预测:预计2010年到2012年公司EPS分别为:0.13元、0.16元、0.21元,对应PE分别为:71.9、58.4、44.5倍。暂不评级。
研究员:高利 所属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09 年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57 亿元,同比增长9.97%;营业利润5,234 万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2,887 万元,同比下降3.9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8 元。
3Q 营业收入为6.66 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1.2%/13.3%;营业利润为1,827 万元,同比/环比增长48.4%/-24.5%;净利润为1,308 万元,同比/环比增长-10.4%/51.9%。
电子元器件业务表现突出。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是新型电子元器件和通信整机产品,其中电子元器件是核心产品,也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的电子元器件业务今年以来经营较好。在电子元器件业务拉动下,3 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4.6%,同比、环比分别下滑3.19、3.89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通信整机业务和机电一体化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所致。由于公司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及军工级电子元器件领域优势突出,盈利条件较好,毛利率下滑的可能性较小。
今年以来,公司营业外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954 万元,主要原因为上年京瓷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股东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将所持京瓷振华公司4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公司,由此产生股权转让收益893 万元所致。
公司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竞争力尚可,但整体盈利能力低下,未来难以摆脱微利局面。公司坐拥我国西部最大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在高端元器件尤其是军工级元器件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其中,片式钽电解电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公司控股95%的新云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得欧洲航天航空局A 级供应商资格的企业(公司已决定对新云公司追加投资2,745 万元,权益占比仍为95%)。而通信整机产品尽管在2009年面临着3G 手机需求启动的机遇,但公司的产品定位低端,低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预计公司难以获得实质性突破。我们认可公司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竞争能力,但对于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忧。
预测公司2009年、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10元、0.10元和0.09元,维持其“中性”的投资评级。
研究员:何阳阳,马国江 所属机构: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对公司当前业务状况、股改进程进行跟踪研究,坚定未来发展态势的信心,并调高估值水平。
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元器件,我们认为目前“三班倒”状况应反映出军品的旺盛需求,与前文中对2005年公司高所得税率相呼应,反映出扎实基本面和未来成长性,基本面认识得到公司方面进一步认同。
人事调整和业务整合:人事调整有利于减缓前期业务操作的不良惯性,同类业务整合有利于增加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均属管理层自我认知的提高,是利好。
业绩预测:和前期预期一致,2006年将继续消化历史泡沫,处于夯实业绩阶段。我们认为消化历史遗留问题是负责和利在长远,从“三班倒”状况,我们更坚定了成长性的信心,认为公司未来发展脉络清晰、成长预期明确,并认为前文对业绩预测偏于保守,EPS存在上冲0.35元甚至更高的可能。
研究员:邱春城 所属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