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2 年实现净利润11.21 亿元,同比+94%;2023Q1 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同比-46%。公司2022 年实现营收287.51 亿元,同比+81%;实现归母净利润11.21 亿元,同比+94%。公司2023Q1 实现营收35.86 亿元,同比-41%,环比-47%;实现归母净利润1.16 亿元,同比-46%,环比-56%。
公司正极销量持续提升,三元正极占比显著增长。2022 年公司正极营收279.98 亿元,同比+80%;正极总销量为7.96 万吨,同比+10%;其中三元正极销量4.64 万吨,同比+71%、钴酸锂销量3.32 万吨,同比-26%。我们估计2022Q4 公司正极销量为1.7 万吨,环比-24%;2023Q1 公司正极销量近1 万吨,环比下滑超40%。展望2023 年,伴随新能源车与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的稳步回暖,公司正极出货量有望达到10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近30%。
公司2022 年正极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明显。公司2022 年正极吨净利约为1.37万元,同比+0.6 万元,主要受到高电压6 系材料销售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
2022Q4 公司正极吨净利约为1.35 万元,环比-0.1 万元左右;单吨扣非净利润为1.03 万元,环比下降近0.4 万元。2023Q1 我们估算正极吨净利约为1.05万元,环比-0.3 万元;单吨扣非净利润约为0.9 万元,环比-0.1 万元。
公司新产品布局加速推进,拓宽业务布局。三元正极方面,公司高电压Ni7系材料成功运用于4.45V 动力电池,Ni9 系材料进入到海外车厂体系认证。
补锂剂方面,公司与客户协同开发多款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磷酸盐系材料方面,公司开发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优质低温性能的磷酸铁锂,并且完成高压高能量密度磷酸锰铁锂研发,获得核心客户高度认可。
公司氢能业务发展迅速,有望贡献可观收益。公司2022 年12 月完成厦门钨业贮氢合金材料业务资产收购交易,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公司2022年氢能业务营收5.98 亿元,毛利率为11.91%。公司新开发的第三代车载贮氢合金材料已完成量试导入,实现批量生产;AB2 系列储氢材料技术储氢质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终端产品进入分布式储氢、氢能助力车等领域。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基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及正极加工费同比下行的变化,我们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13.68/18.16/22.21 亿元(原预测2023-2024 年净利润为18.10/22.97 亿元),同比+22/33/22%,EPS 分别为4.55/6.04/7.39 元,当前PE 为14/10/8 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