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大超预期:近日,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报。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2 亿元,同比增长176.57%;归母净利润2.04 亿元,同比增长177.48%;EPS 为2.55 元/股,同比增长119.83%。其中,2021Q2 单季度实现营收3.13 亿元,同比增长233.92%;归母净利1.27 亿元,同比增长293.78%,业绩超市场预期。
光伏高景气叠加大尺寸扩产潮,公司业绩持续高增。1)随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降本增效”不断推进,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逐步转为经济效益驱动。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光伏装机需求,光伏行业主要企业扩产力度持续加大。得益于热场系统系列产品的需求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公司业绩大超预期,未来公司客户在光伏晶硅制造领域的扩产及改造将直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产品需求;2)随着光伏行业、半导体行业晶硅制造向大直径发展的趋势明确,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也向大尺寸、低成本、高纯度的方向发展;3)碳基复合材料强度更高、耐热性更好、更易设计成型,已在光伏晶硅热场系统实现对等静压石墨材料的有效替代,热场系统对于公司产品的替换性需求亦将随之增加,且从成本上来看,大硅片时代下两种工艺的成本差异被大幅度缩小。受益于光伏行业高景气带来的增量、大尺寸硅片扩产潮加速碳基复合材料渗透、以及碳基复合材料替代进程加速的三重逻辑,公司有望实现业绩持续高速增长。
光伏碳基热场产品持续突破,新领域加速拓展。公司重视通过研发实现已有工艺成本的持续优化和碳基复合材料新领域持续拓展,2021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794 万元,同比增长71.39%,同时,公司在光伏碳基热场渗透率仍处于低位的加热器产品取得重要突破,有望进一步提升碳基材料渗透率。与此同时,依靠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公司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生产制备低成本化、产品品种多样化和装备设计自主化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核心技术并实现了批量产业化,目前公司已具备将40 寸热场产品,业内领先。目前公司已在自制预制体+工艺+设备三个层面形成工艺,成本优势。充分利用先进碳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进行产品的多样化、应用领域的多元化拓展开发是目前公司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新领域方面,公司持续开发半导体热场、汽车刹车盘等相关领域产品,同时,公司拟投资1.5 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氢能源相关技术、燃料电池相关技术、气体存储分离及纯净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丰富的氢气资源,同时公司是市场领先的碳基复合材料龙头,凭借资源优势和产业链优势,实现前瞻布局。公司未来将加速围绕在碳基复合材料相关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和拓展,实现碳基复合材料平台公司的发展布局。
产能扩张夯实龙头优势。公司凭借稳定的质量、快速的交付能力及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与光伏行业龙头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澳科技等均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对已有优质大客户的深度配套;同时积极挖掘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开拓新的优质客户晶科能源、上机数控等。报告期内,公司已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上机数控分别签订16/4/5 亿元的碳碳热场材料供应框架协议,涉及产品约2500 吨,将持续有效保障下游的需求,进一步确保了未来产品销售订单充裕。面对行业需求旺盛、供应偏紧的现状,公司加速产能扩张项目的建设。公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一期在2021Q1 末达产、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二期在2021Q2 末达产,至2021Q2 末,公司已形成950 吨产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可转债600 吨产能正在加速建设,当前总规划产能近1600 吨。
股权激励保障技术创新,人才管理提高研发团队活力。公司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更好的研发实验环境,增加研发队伍力量,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公司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为应对公司快速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公司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除了从外部引入各业务职能的中高端人才外,持续通过校招引入新生力量,保障了研发团队的充足活力。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420.00 元。我们预计公司2021 -2023 年营收分别为12.38、18.87 和27.41 亿元,增速分别为190%、53%、45%;归母净利分别为3.9、5.9 和8.5 亿元,增速分别为133%、50%、44%。公司成本优势明显,产能扩张匹配高增需求,且围绕碳基复合材料不断开拓第二成长曲线,维持公司买入-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420 元。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新建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客户进展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