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4 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0 至1000 万元,同比下降70.95%-63.69%;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380 至-280 万元,同比下降117.86%-113.16%。分季度看,预计2024 年Q4 实现归母净利润457至657 万元,同比增长199.13%-242.52%,环比下降32.7%-3.2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663 至-563 万元,同比减亏,环比转亏。
产品价格调整&研发费用增加,利润端持续承压。公司预计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0 至1000 万元,同比下降70.95%-63.69%,业绩短期有所承压,主要系报告期内:1)尽管半导体显示行业景气度回升,但行业竞争格局仍较严峻,公司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部分产品销售价格承压,致使毛利率有所下降,使得净利润较2023 年同期减少;2)公司聚焦主业,在夯实现有产品的同时,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不断开拓、丰富更多产品应用场景,推动产品线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有所增加。
新增北京电控领导担任公司副董事长,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2024 年12 月 27 日,公司2024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关于补选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选举董永生为公司副董事长,董永生先生现任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任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及北京第七九七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截至2024 年10 月23 日,北京电控持有公司5.67%的股份,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燕东则为北京电控旗下子公司,其主要从事晶圆代工业务,持有公司6.27%的股份。此外,北京电控亦为公司下游面板客户京东方实控人,根据公司2024 年12 月11 日《关于2025 年度日常性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公司2024 年1-10 月与京东方累计已发生的交易金额为1.53亿元,并预计2025 年与京东方日常经营相关的各项关联交易金额为3 亿元,在大客户收入端预计保持持续增长。此次北京电控领导董永生先生入驻公司高层,有望进一步强化北京电控在DDIC 产业链从上游制造、设计到下游面板的生态布局,公司作为电控产业链DDIC 设计环节核心标的,将有望充分受益电控DDIC 产业链生态整合。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持续复苏,公司多产品放量打开增长空间: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 年上半年,由于智能手机应用需求相比同期大幅增长、大尺寸 DDIC 备货需求提前等因素,全球DDIC 出货量同比增长约16.5%;2024 年下半年,由于下游复苏缓慢及需求前移,预计全球DDIC 出货量同比增长2%-3%。预计2025 年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将延续缓慢复苏趋势,DDIC 需求量同比增长约2.5%至约80.7 亿颗。公司目前主力产品涵盖整合型TFT-LCD、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覆盖了各终端应用领域的全尺寸显示面板,将有望受益行业复苏进入盈利修复阶段。此外,在新产品布局方面,根据公司2024 年半年报披露信息,公司新一代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应用于大尺寸面板的显示驱动芯片新产品已陆续导入市场,在产品性能上,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产品运用40 纳米高压制程,独有的特殊算法,使曲线或弧线过渡平滑,产品功耗低,色彩逼真,性能优于同类产品;应用于大尺寸面板的显示驱动芯片,芯片面积小,可支持120Hz 高刷新率,MiniLVDS 频率最高支持到465MHz。公司密切关注未来的科技需求和市场趋势,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同时积极挖掘新客户,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随着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在技术端及市场端布局,新产品将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引擎,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
上调至“买入”评级:2024 年,公司受较为严峻的行业竞争格局影响,及产品价格处于底部等因素影响,业绩短期承压。考虑到半导体显示行业当前复苏进程相对温和,且公司产品价格仍处于阶段性承压阶段,我们下调公司2024 年盈利预测。但是随着半导体显示行业市场需求逐步好转,公司产品后续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复苏,盈利能力逐步修复;同时此次北京电控领导入驻公司,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北京电控DDIC 产业链设计环节核心卡位,公司将有望充分受益电控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协同效应。此外,公司新一代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及应用于大尺寸面板的显示驱动芯片新产品开始陆续放量,将形成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的全面布局优势,故我们将公司评级上调至“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9 亿元、1.29 亿元、2.01 亿元,EPS 分别为0.02 元、0.28 元、0.44 元,PE 分别为1035X、75X、48X。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技术研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