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1H1 业绩符合预期。伏美替尼上半年销售额约1.2 亿元,如果未来纳入医保后有望迅速放量。公司打造专业肺癌营销团队与渠道建设,商业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伏美替尼海外权益授权予ArriVent,全球化步伐向前迈进。自主研发管线储备深厚,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充管线。
2021H1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1H1 实现收入1.21 亿元,同比+37211.85%、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78/-1.17 亿元,较去年同期-1.34/-1.51 亿元亏损显著收窄。其中2021Q2 实现收入8468 万元,同比+40856.27%,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新上市的伏美替尼销售贡献,公司2021H1 业绩符合预期。
伏美替尼上半年销售额约1.2 亿元,有望年底纳入医保后迅速放量。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伏美替尼二线治疗NSCLC 适应症于2021 年3 月3 日获批,3 月8日快速实现商业化,当月销售收入预计超过3600 万元,2021H1 实现收入约1.2亿元,预计2021Q2 收入约8400 万元,二季度销售额快速增长。考虑到伏美替尼进入市场时间尚短,且竞品已进入医保,伏美替尼总体销售情况较好。临床数据表明伏美替尼具有良好的疗效(ORR 74.1%,DCR 94%)、常见副反应发生率低(各项≥3 级TRAE 均不超过1%,皮疹、腹泻发生率低)、对脑转移病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CNS ORR 66%,CNS DCR 100%,CNS PFS11.6 月)的优点。根据草根调研,伏美替尼用药病人主要包括使用竞品药物后不耐受的患者以及脑转移患者,在医生患者中口碑良好。公司作为第二款上市的国产三代EGFR-TKI,竞争格局良好,目标肺癌患者人群众多,市场空间广阔。目前伏美替尼定价相比竞品较为昂贵,且尚未进入医保目录,如果未来纳入医保后有望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
打造专业肺癌营销团队与渠道建设,商业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公司目前已覆盖全国30 个省市、近800 家医院,约250 家DTP 药房(一季度为180 家),建立约350 人营销团队,主要营销团队均具有肺癌肿瘤药领域的专业推广和销售经验。公司积极举办CSCO-艾力斯肺癌峰会、全国AB 会、区域圆桌会等学术推广活动,以多种形式向医学专家全面展示伏美替尼的差异化产品优势。渠道建设方面,公司与上海医药、上海控股、百洋医药、大参林等医药商业、医药零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与镁信健康、思派健康科技、圆心科技等综合性医疗服务平台签署战略协议,渠道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为伏美替尼的成功商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伏美替尼海外权益授权予ArriVent,全球化步伐向前迈进。6 月30 日 ,公司与ArriVent 共同宣布,双方就公司自主研发的三代EGFR-TKI 伏美替尼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协议。艾力斯将获得4000 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7.65 亿美元的注册和销售里程碑款项,可高达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及ArriVent 公司的部分股权。该项合作展示出海外制药企业对公司伏美替尼临床疗效和商业价值的充分认可,也为公司国际化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自主研发管线储备深厚,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充管线。公司2021H1 研发投入9262.51 万元,占收入的76.27%,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核心产品伏美替尼各项临床研究顺利开展:1)二线治疗适应症已获批;2)一线治疗适应症III 期临床预计2021 年底提交NDA,2022 年有望获批;3)辅助治疗适应症III 期临床已在2021 年6 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有望2024 年获批上市;4)20 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适应症处于Ib 期临床阶段。公司积极推进其余管线研发工作,KRAS G12D、第四代EGFR-TKI、SOS1 抑制剂、KRAS G12C 抑制剂、RET抑制剂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将于2022-2024 年申报IND。此外,公司开展多项针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包括伏美替尼与安罗替尼、贝伐珠单抗、卡铂/培美曲塞的联用,有利于探索更多伏美替尼的临床证据。除自主研发项目外,公司拟通过合作研发、产品引进等方式丰富产品管线,2021 年7 月,公司受让复旦大学药学院研发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1)抑制剂KH3 项目的相关权益,通过联合研发抗肿瘤新靶点药物,开展在胰腺癌治疗领域的积极探索。
未来有望看到公司管线快速扩充,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风险因素:新药研发风险、技术升级及产品迭代风险、单一产品风险、药品商业化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未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风险。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首款产品第三代EGFR-TKI 伏美替尼市场空间广阔,研发进度国内领先,竞争格局良好。伏美替尼针对NSCLC 二线治疗适应症已获批,有望快速放量;针对一线治疗及术后辅助适应症均处于临床III 期,具备上市后快速放量的潜力。结合2021 年中报业绩,考虑到伏美替尼仍处于放量初期,调整公司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1.03/0.74/4.01 亿元(原预测1.17/0.76/4.02 亿元),对应EPS 为0.23/0.17/0.89 元。依据DCF 估值方法,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估值约为166.51 亿元,对应目标价37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