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0 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36 亿元,同增10.6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增42.65%;扣非归母净利润1.05 亿元,同增36.10%。
EPS1.04 元,ROE13.15%。
核心主业增长亮眼,产能释放助力高成长。
(1)成长性:核心主业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线增长亮眼。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7.36 亿元,同增10.67%,实现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增42.65%。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线收入增速较高,达到29.14%,占比提升,且毛利率较低的PET 瓶胚智能单元收入下降,导致占比下滑。此外,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公司新增的中高档数控机床产能预计在今年五月正式建成投产。我们认为,在行业高景气的背景下,数控机床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公司作为民营龙头机床企业,率先受益,订单的快速增长对产能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新增产能的投放有望助力公司高成长。
(2)盈利能力:各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产品结构优化。2020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2.60%,同比增加3.62pct。分产品看,数控机床、装备零部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以数控机床自动化线和PET 瓶胚智能单元为主)毛利率分别为31.35%、41.67%、29.62%,分别增加2.27pct、5.01pct、13.06pct。业务占比来看,数控机床及其自动化线收入5.74 亿元,占比77.99%,同比大幅增加11.37pct;PET 瓶胚智能单元收入0.12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0.52 亿元,主要原因是2020 年受到国际疫情影响,且客户逐步收缩产能导致;装备零部件收入1.2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0.21 亿元。未来公司将聚焦数控机床和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装备部件确保自用的情况下,逐步缩小对外销售。
(4)研发能力: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成果丰硕。2020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0.
36 亿元,同比增长17.73%,占营收比重为4.89%,且2017 年以来,占比呈逐年增高态势。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保障了公司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的规格和品种,且功能部件研发成果显著,比如,全自动直角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五面体加工中心的全自动直角头目前80%自制,20%外购,2021 年预计将提升自制率;手动直角头100%自制率;数控镗铣床的主轴(转台)30%自制率;双工位卧加拖动式交换台100%自制率;电主轴目前在公司自制设备上测试阶段,2021 年进行小批量生产。
疫情加速进口替代,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 年疫情导致进口机床下滑明显,其中,除日本外,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金额均同比大幅下降(德国下降35.3%,中国台湾下降12.5%,瑞士下降16.5%,意大利下降21.3%,韩国下降38.0%),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机床主要以中高端数控机床为主,与公司产品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因此疫情为公司替代进口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进程正在加速。同时,国有机床企业逐步退出竞争也为民营优势机床企业扩展了市场边界,公司作为民营龙头之一,有望充分受益。
纵向一体化布局+优质客户资源,市场竞争力凸显。公司已形成从上游装备部件到数控机床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生产装配的纵向一体化产品线,机床产业链完整,具体优势体现:①可基于装备部件设计、工艺和技术,与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制造等前端协同发展,保障数控机床实现“高精、高速、高效、高稳定性”;②成本优势明显,通过减少外购环节以及优化自产部件配方、工艺降本,有效降低数控机床采购成本,有利于维持较高的整体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水平;③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为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生产的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够对客户定制化需求作出快速响应,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客户资源优质,起家业务装备部件的主要客户是国际一流的机械设备公司,如加拿大赫斯基、德马吉森精机、美国卡特彼勒等,机床业务的主要客户是国内知名制造企业,如杰瑞股份、杭可科技等。高端客户一定程度上为公司构筑了中高端市场壁垒,强化了品牌效应,降低了公司遭遇价格战、恶意模仿等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性,得以保持一定利润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2020 年,公司核心主业增长亮眼,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提升。行业高景气叠加进口替代的宝贵窗口,新增产能的投放有望助力公司高成长。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0 亿元、2.48 亿元、3.13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6、18、1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带来的经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经营环境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