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8 月27 日,索辰科技发布2024 H1 报告。2024 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5.07 万元,同比增长140.77%;归母净利润-6643.08 万元;扣非净利润-7124.99 万元。
营收高增,高研发致使利润承压: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75.07万元,同比增长140.77%。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仿真产品开发,本报告期实现收入4129.47 万元,同比增长580.74%,除此之外,公司工程仿真软件及技术服务业务分别实现890.85 万元、154.75 万元;利润端,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643.08 万元,扣非净利润-7124.99 万元,净利润下滑主要系公司增加研发方向投入,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6854.45万元,同比增长76.61%,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各类研发项目的顺利开展为公司研发业务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有力推动了公司产品迭代更新的研发进度。其余费用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1314.72 万元、3353.62 万元,同比分别+70.44%、+99.74%,主要系职工薪酬、折旧摊销费用和中介费增加所致。整体来看,公司报告期内营收表现较好,但由于公司所处赛道具备高研发投入特点,致使公司利润短期承压。
专注CAE 领域,力争实现国家自主可控: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专注于CAE 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实现自身技术持续提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在为中国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新局面赋能。CAE 软件在工业软件中属于研发设计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够起到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产品性能、减少试验次数、提升研发效率等效果,是产品研发实现正向设计、原始创新的重要工具软件。作为一种综合性、知识密集型信息产品,CAE软件融合了多学科算法与技术,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持续创新。目前,CAE 软件国产自主可控程度较低,市场份额基本被海外厂商垄断,根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的研究数据,国内 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其中,CAE 软件是国外企业垄断程度最高的领域,国内市场前十大CAE 软件供应商全部为境外企业。公司经过不断研发投入,目前已形成流体、结构、电磁、声学、光学、测控等多个学科方向的核心算法,并开发出多类型工程仿真软件,能实现对多物理场工程应用场景的 仿真,为客户提供多学科覆盖的工程仿真软件及仿真产品开发服务。
报告期内持续技术精细化,加强产品竞争力:在产品和技术上,公司报告期内进行了多次更新。在通用流体仿真软件上,公司发布了全新的LBM求解器,区分于笛卡尔网格和非结构网格求解器,新求解器可协助解决前处理困难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新增多功能的同时可兼容海内外系统计算环境;结构仿真软件端,软件新增拓扑优化模块,涵盖基于静态分析、模态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的结构拓扑优化,可协助改善结构特征频率,降低结果产生共振的风险等,有限元求解器新增非线性弹簧单元、平面热壳单元和非线性屈曲功能,协助面向复杂链接结构实现等效简化建模、提高结构传热分析计算效率、综合性全过程分析,复合材料模块新增了渐进损伤方法,可用于复合材料在复杂受力工况下的局部损伤分析。此外,针对声学仿真、电磁仿真、光学仿真软件,公司均进行了新功能和模块的添加,在9 项仿真算法核心技术及5 项其他技术上,公司也进行了强化,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核心技术不断优化,下游客户拓展显著:自切入工业软件领域起,公司通过坚持自主研发的战略,目前已实现一定市场竞争优势。公司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占总公司人数比为61.26%,核心技术团队涵盖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学等多领域的资深人才,协助公司在具备全流程自主可控能力的同时, CAE 求解器模块的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底层开发能力,产品核心模块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有效避免了在商业竞争及贸易争端中被第三方限制的情况。算法技术端,公司基于对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理论的深入学习,不断开发各类先进的求解器算法并持续优化,提升产品的计算分析能力,目前公司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算法优势,在流体、结构、声学领域开发的多个求解算法均是以高性能计算为支撑,部分算法在千核以上的并行计算中依然具备良好的加速比。基于公司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也在不断打磨、强化现有产品,进行功能更新优化,并利用人工智能与CAE 进行结合,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潜在的问题,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市场拓展及用户覆盖方面,公司在国内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一直积极加强和推动与高校的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公司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与多客户建立良好合作,报告期内,公司相继与上海青翼工业软件、南京高华科技股份公司、合见工软、广州汽车集团股份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开拓了下游市场。
市场规模广阔,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及发展重要性凸显: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基于此背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制造业深度跨界融合,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正向设计,提升企业的底层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成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必由之路。从工业软件整体规模来看,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由2019 年1720 亿元增长至2023 年2824 亿元,占全球比重7.76%,年复合增长率为13.2%,增速远超全球水平。且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 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增至3197 亿元,而CAE 软件作为研发设计类软件,代表着前端的技术创新,重视CAE是实现“逆向工程”向“正向设计”转变的路径。根据IDC 数据,全球CAE 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 年89.7 亿美元增长到2024 年98.7 亿美元,CAGR 为10.0%。展望未来,预计到2028 年,CAE 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41亿美元,CAGR 为9.3%,从市场空间来看,无论是工业软件大类还是CAE软件,未来都存在较为明确的需求预期。面对中国目前工业基础软件薄弱 的事实,国家多部门已愈发重视工业软件战略部署和研发投入,工业软件发展重要性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1)公司深耕工业领域,在CAE 软件环节长期坚持自主研发,技术不断提升的同时,协助国家实现产品自主可控;(2)公司核心技术不断优化,下游客户端,公司持续与高校、公司进行相关合作,不断打开市场;(3)中国工业软件发展与海外存在差距,尤其在研发设计类软件上,且整体发展水平不系统,后续伴随政策助力以及经济发展需求,工业数字化发展预期相对明确。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 预测公司2024-2026 年实现营收4.51 亿元、6.26 亿元、8.35 亿元;归母净利润0.63亿元、1.05 亿元、1.56 亿元;EPS 0.70 元、1.18 元、1.75 元,PE 59.1X、35.2X、23.7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失败风险:CAE 技术门槛高、涉及学科多,且中国与海外技术差距较大,公司在产品、人才等储备上均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产品研发失败风险;(2)业务开拓风险: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军工领域,客户预算下调对公司业绩会造成潜在影响;(3)收入季节性与回收风险:下游客户如军工、科研所通常在下半年开始加速项目推进,且集中在第四季度集中验收,并且客户付款流程较为复杂,可能会存在款项回收较慢风险;(4)人才流失风险:工业软件开发门槛较高,需要多行业技术人才进行长期稳定的研发,公司可通过激励手段进行人才绑定,但潜在的人才流失会对公司技术储备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