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的锂电设备供应商,业绩增速稳定:公司成立于2014 年,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制造设备。公司以消费锂电起家,切入动力锂电领域。消费锂电方面,公司深度绑定下游龙头ATL。动力锂电方面,公司与比亚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022 年H1,公司动力锂电收入占比达到了33.68%,收入量接近21 年全年动力锂电收入的5 倍。
下游扩产加码,锂电设备需求增长确定性强:全球电动车产销两旺,2022 年1-9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456.7 万辆,渗透率为23.5%,2025 年有望达到45%以上;2022 年H1 欧洲新能源车销量233.8 万辆,渗透率为16.5%;2021 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52.6 万辆,渗透率3.39%,成长空间大。储能锂电池增长迅猛,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总体出货量66.3GWh。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42.3GWh,占全球的63.8%,预计到2025 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将达到180GWh,2022-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43.63%。全球锂电池厂扩产计划明确,对应锂电设备需求保持高增。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国内锂电池产能将达到2525.6GWh,2022 年到2025 年间锂电设备需求量将分别达到985.95、1488.54、1530.36、1488.96亿元,21-25 年CAGR 为27.45%;2025 年海外锂电池产能将达到861.4GWh。 动力锂电设备长期空间较大,未来数年需求增长确定性强。
多重优势助力公司订单爆发:①公司拳头产品叠片机和长电芯专用设备契合下游需求。叠片技术相对卷绕技术能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速率和安全性;公司叠片机单机叠片速度已达到0.125s/pcs,行业领先;公司长电芯装配线单线产能最大能达到30PPM,一次优率达到99.3%;比亚迪,蜂巢能源等电池厂主推长电芯电池,且与公司合作紧密,叠片机和长电芯设备有望充分受益。②公司整线快速放量, 利润提升空间大。公司2022 年H1 整线收入快速提升, 占比29.40%,较2021 年提升25.08pct,整线毛利率25.62%,专机毛利率39.64%,整线业务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采购,且产品定制化属性较强,毛利率提升空间较大。③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截止至2022 年7 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为93.29 亿元(含税),不含税则为64.79 亿元,其中动力锂电设备不含税订单为53.74 亿元,占比86.53%,客户为ATL、比亚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彰显公司强大的订单获取能力。
平台化布局打造全新增长引擎:①光伏方面:根据CPIA 的预测, 2025 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70-330GW。公司在光伏设备方面已有光伏组件自动化产线、全自动超快无损切片机、PERC 激光开槽设备等机型。2022 年10 月,公司与全球领先的PVD 镀膜设备商德国冯·阿登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储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②储能方面:锂离子储能电池与动力锂电池技术差异不大,公司在锂电设备领域深耕多年,技术优势明显,且已推出280Ah 大电芯整线。已与阿特斯、楚能新能源等储能领域公司合作,并开拓了远景动力等。③氢能方面: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国家计划到2030 年拥有100 万氢能汽车。公司推出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的全工艺制造解决方案,目前已与国电投氢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整线装备投产下线。
投资建议:公司在锂电设备方面产品覆盖全面且竞争力强,在手订单充足,又积极进行平台化开拓新业务。我们公司预测2022 年至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7、70.15、94.81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5、8.28、12.09 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5.40、9.41 和13.73 元。对应1 月11 日股价,2022 年至2024 年动态PE分别为30.8、17.7、12.1 倍,给予买入-B 建议。
风险提示:锂电设备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锂电企业扩产速度不及预期;锂电设备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光伏、储能、氢能领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