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 021 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收入49.48 亿元,同增87.93%,司线归母净利润8.82 亿元,同增21.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63 亿元,同增16.74%,EPS 为1.63 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业务保持快速扩张。
21Q4 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36/2.27 亿元,同增86.77%/9.01%,销售费用率提升导致净利增速相对较低。
点评:
四轮驱动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快速增长。分业务看:1)2021 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33.19 亿元,同增146.57%,占比收入67.08%。
四大品牌均度过品牌初始成长期,进入规模化阶段,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2)2021 医疗终端业务收入7.00 亿元,同增21.54%,占比收入82.05%,其中皮肤类产品实现收入5.04 亿元,同增15.88%,主要系公司重点打造“微交联”产品市场差异化优势明显,全面提升医美产品市占率,驱动医疗终端业务快速扩容;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全国骨科学术交流,深化推进医院渠道销售覆盖,骨科业务收入1.23 亿元,同增37.98%。3)原料业务方面,2021 年公司实现收入9.05 亿元,同增28.62%,占收入比18.29% 。其中医药级/ 化妆品级/ 食品级类原料产品收入2.52/3.91/1.07 亿元,同增15.82%/15.98%/36.85%,公司打造发酵技术、产品质量、资质认证和生产规模等优势,透明质酸原料业务实现平稳增长。功能性食品业务获得良好开端,重点布局产品、渠道、营销,三大品牌格局初步打开。
四大护肤品品牌多样化布局,未来成长天花板进一步打开。1)润百颜主打智慧配方理念,贯彻科技护肤理念,同时实行多元化渠道、全域营销策略,抖音等新兴渠道占比显著上升,线下实体店铺开设稳步推进,21 年实现收入12.29 亿元,同增117.42%。2)夸迪2021 年贡献营收9.79 亿元,同增150.19%,品牌定位于硬核抗老功能,主打冻龄抗初老市场,核心产品次抛系列及CT50 系列围绕科技成分、技术进行高级复配,成为传播品牌的有形载体。3)BM 肌活以年轻群体为起点,专注于两维研发路线与大单品打造,逐步形成产品系列,深度运营天猫、抖音、分销三大渠道,推动产品系列开发布局 ,21 年贡献收入4.35 亿元,同增286.21%。4)米蓓尔2021 年实现收入4.20 亿元,同增111.12%。收入高增主要系其针对敏感肌人群细分市场,通过“皮肤微生态”、“pH-电解质维稳”、“修复-调理”、“强韧-新生”技术等量肤定制产品,打造Z 时代专属敏感肌修护品牌。总体来看,四大品牌在渠道方面多元化布局、在产品策略方面重点打造明星大单品、在组织结构方面资源共享销售能力复用,共同助力品牌实现规模化拓展。
运费等项目影响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增加扩大品牌声量。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78.08%,同降3.34PCT,主要系运费等成本项目调至营业成本(21 年计入营业成本的运费为1.28 亿元)。21 年公司销售费率为49.24%,同增7.48PCT,主要系线上推广服务费率同增9.02PCT, 新增股份支付费用3894 万元,占比收入1.6%。受益于规模效应, 21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6.14%,同降0.02PCT。综合来看,公司2021 年净利率同降8.83PCT 至15.67%,2021 年为公司功能性化妆品品牌建设的第二年,医美润致品牌建设元年,短期在多业务、多品牌快速发展过程中对净利率有所影响,伴随品牌发展成熟,未来净利率有望提升。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产能新平台巩固长期竞争优势。1)研发方面,公司坚持长期主义,重点发力合成生物学技术领域,2021 年“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顺利落户北京,四大技术平台搭建完成并于年底投入使用,研发实力全面提升,为实现高成果转化率赋能。2)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将坚持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产业发展逻辑,推动众多子品牌进行差异化市场定位,市场认知度持续提升。3)公司前瞻性布局产能,天津工厂将增加透明质酸300 吨产能,30 条中试生产线将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实现公司从研发到产业的高效转化。4)公司坚持中台战略,通过升级组织架构,完善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前中后台战略,提升组织效率,打造工业4.0 和建设大运营体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叠加公司未来在品牌、产品力等方面的持续提升和四大业务的稳步推进,我们预测2022-23 年EPS为2.15/2.86 元(原值为2.36/3.04 元),预测2024 年EPS 为3.71 元,目前股价对应22 年53 倍PE,我们长期看好公司注重研发创新,依托微生物发酵技术六大技术平台,持续推出活性物质、丰富优化产品结构,并凭借较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助力四大板块业务快速发展,巩固优势地位、扩大市场份额,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反弹、新品市场接受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