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52 亿元,同比增加33.92%,实现归母净利润-0.53 亿元,同比减少1.40 亿元。
股份支付费用导致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负。公司于2020 年11 月实施了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1 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73 亿元,导致公司 2021 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扣除该部分费用后,公司实际归母净利润约为1.2 亿元,同比增加37.7%。
航空航天领域发力,营收快速增长。公司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客户涵盖了中航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商飞等的下属单位以及空中客车公司等。2021 年,公司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同比增长45.84%,营收占比达57.27%。工业领域营收同比增长53.91%,营收占比为32.11%。分产品看,自研3D 打印设备毛利率和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分别为53.21%和39.51%,同比增加2.59pct、1.67pct。3D 打印定制化产品毛利率和营收占比分别为48.89%和50.35%,同比减少10.82pct 和2.76pct。
存货、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在建工程大量转固。公司存货3.91 亿元,较期初增加99.94%;合同负债0.38 亿元,较期初增加143.81%;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备货积极。公司固定资产7.26 亿元,较期初增加104.09%,主要系募投项目建设,在建工程转固所致。
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商,未来将充分受益于规模优势。报告期内,完成钛合金以及高温合金粉末材料制备以及应用验证,实现批量化生产,产能达到 400 吨以上。二期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增材制造技术的产品应用已从定制化产品逐步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批量化带来的产业链成熟化、成本降低和制造模式转变,下游客户群体将会不断扩大,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巩固其增材龙头地位。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14 亿元,同比增长67.40%。主要系公司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建设,研发人员数量及其薪酬增长及研发项目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在增材制造装备、工艺、原材料和结构设计优化方面突破多项技术难点,获得多项专利,设备的稳定性、产品的工程化应用进一步提高。当前公司还有十大在研项目,随着研究成果的逐渐落地,公司产品有望进一步获得市场认可,行业龙头地位得到巩固。
投资建议:公司是金属增材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布局全面,涵盖了3D打印设备、3D 打印定制化产品、3D 打印原材料等。公司技术实力雄厚,产品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增材产品逐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营收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我们预测公司2022 年-2024 年净利润分别1.39 亿元、2.17 亿元、3.24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84.2、53.8、36.1。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拓展不利,增材产品的可靠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