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核工业专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技术实力获认可。公司成立于2015 年,成功抓住了我国核工业智能装备发展的窗口期,积极参与各类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预研,经过长时间的开发,预研项目进入收获期,工程类占比明显增加,21 年核工业产品收入占比较高,超过90%;与客户绑定较为紧密,中核浦原持股将近10%。
我国乏燃料处理能力较为欠缺,处理能力提升较为确定,公司有望获益。随着“华龙一号”首堆福清5 号的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自主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逐渐成熟,核电站建设迈入常态化;与此相对应,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目前中国的乏燃料处理能力只有50 吨/年,我国第一个乏燃料后处理示范厂仍在建设中,处理能力非常紧缺,预计未来乏燃料后处理厂将继续建设,公司受益明显。
新能源、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布局,新的增长曲线。2019 年公司主要为南都电源和其下属子公司提供应用于电池生产、转运与存贮的智能装备等产品;2020 年公司为东阳光集团成员企业所提供的智能换料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系统项目都通过验收,并确认收入,使2020 年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的收入增长,预计公司非核专用智能装备业务将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的收入为5.29/7.12/9.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3/1.95/2.79 亿元,同期EPS 为1.61/2.37/3.39元/股,参考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考虑到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核电行业,属于上市公司中较为稀缺的核电标的公司,随着乏燃料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将迎来收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故我们给予22 年60 倍的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96.88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集中度过高与政策变化的风险,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订单取得不连续使业绩波动的风险,业绩的季节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