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25 年,乏燃料在堆储存能力将达到饱和,后处理势在必行。乏燃料是指核燃料中裂变核素铀逐步消耗,不足以维持裂变反应后从反应堆中取出的燃料,其半衰期可达数万年,对环境危害性极大。经处理后体积可被压缩到原来的1/4,长期放射性毒性将被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此外,乏燃料后处理还可循环利用铀、钚元素,降低我国铀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每100 万千瓦核电设备容量的乏燃料年产量约为21 吨。据我们测算,2021 年乏燃料产量约为1123 吨,累计产量为9841 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乏燃料处理能力仅为50 吨。预计到2025 年,即装机容量达到7000 万千瓦时,我国核电站乏燃料储存能力将出现饱和。
乏燃料后处理市场空间或达千亿,关键设备进口替代需求迫切。据我们测算,到2030、2035 年,乏燃料年产量将分别达到1876 吨、2394 吨,至少分别建成2座、3 座800 吨处理厂(或等量处理能力)才能实现乏燃料产量和后处理能力的平衡。对应2030、2035 年累计市场空间分别为3000 亿元、4500 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27 亿元、2290 亿元(占比50.9%)。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和工业的持续投入,但在设备制造和建设方面经验仍有不足。2018 年 10 月美国能源部限制对中国出口核技术,2020 年 6 月美国国防部决定将中核集团等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考虑到部分在用进口设备已达寿命期限,我国核工业迫切需要实现国产化。
深耕核工业智能制造,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定位于核工业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核工业系列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应用于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包括乏燃料后处理、燃料元件制造、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是国内相对稀缺的深耕核工业领域特种装备的企业之一。2019-2021 年,公司核工业领域收入增长迅速,成为整体业绩增长主力。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 亿元,核工业收入占比达90%以上。据我们测算,平均每200 吨后处理能力约需要38 亿元智能装备投入,到2030 年我国乏燃料后处理厂在智能装备投资规模将达到305 亿元(对应2 个800 吨后处理厂)。
核工业横向业务拓展+非核领域布局,双轮驱动业绩增长。除核燃料循环外,目前公司也在积极进入核电站运营、核设施退役处理、核技术应用产业、核辐射防护产业等领域。在非核领域,公司推进新能源电池、医药大健康领域智能生产线和装备等,并实现数字化工厂集成系统平台开发技术在非核领域的应用。受益于后处理项目将加速推进,以及公司在核工业和非核领域拓展,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0、1.60、2.08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45、1.94、2.53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6 个月目标价50.75 元/股,对应2022 年动态PE 估值35 倍。
风险提示:业务过于集中及政策变化的风险,订单取得不连续致业绩波动的风险,业绩的季节性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