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1)近日,南网科技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公司于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90 亿元,同比增长29.20%;实现归母净利润2.06 亿元,同比增长43.8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93 亿元,同比增长44.91%。
2)南网科技发布《2023 年一季度报告》。23Q1 营业收入4.60 亿元,同比增长88.49%;归母净利润约3036.63 万元,同比增长570.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48.64 万元,同比增长1786.5%。
22Q4 交付延期至23Q1,净利润高速增长
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82%,综合毛利率为29.66%,研发投入为1.21 亿元,同比增长28.37%,拥有研发人员137 人,占总人数37.74%。单Q4,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48%,主要系受宏观环境影响部分项目延期交付所致。23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49%,主要系个别大型储能项目完工所致;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6.5%,主要系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且本期非经常损益减少,导致本期扣非净利润增长较快。
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双轮驱动。公司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发展主营产品,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公司逐步发展出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的两大业务体系。2022 年技术服务业务收入7.83 亿元,同比增长33.83%,主要系储能系统技术服务收入大幅增长;智能设备收入9.90 亿元,同比增长35.17%,主要系机器人及无人机、智能配用电设备等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储能业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产业链“链长”能力初显1)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全年收入3.25 亿元,同比增长70.52%,主要系电网侧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增长较快;该业务毛利率11.61%,同比下降15.68 个百分点,主要系储能电池材料成本大幅上涨所致。储能可有效平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给电网带来的波动性,实现削峰填谷,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发电不稳定的最主要工具,因此在双碳背景下,国家相关政策陆续落地推动储能行业快速发展。公司在储能系统技术服务领域积累多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整套储能系统并网测试,拥有行业领先的整套储能安全方案,具备全场景储能项目工程经验。
2022 年,公司成功承接4 项火储联调项目和2 项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全年新增储能项目260MW/368.75MWh;建成了年产能1GWh 的储能电池PACK 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南网储能电芯统一采购平台牵头实施了南网5.56GWh 储能电芯集约化采购,构建了自主可控供应链;中标南方电网最大独立储能项目——梅州五华独立储能项目,单个项目中标 金额首次突破3 亿元;中标首个海上风电配套储能项目——三峡阳江海上风电储能项目,为新能源配储领域的深入开发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连续中标大型储能项目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全年收入为3.53 亿元,同比增长13.07%,主要系电力设备检测等电网侧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为46.93%,同比增长5.97 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加强成本管控,推动业务毛利率提升。随着新能源机组装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电源升级改造的不断推进,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行业市场容量快速扩大。
智能设备技术实力雄厚,国网市场智能化业务拓展顺利1)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为3.35 亿元,同比增长57.86%,主要系公司自主研发的InOS 系统及相关核心模组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为26.05%,同比增长0.53 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使用的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整体成本下降。公司研发新一代带计量功能的智能终端,推出行业内首个统一开放的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丝路InOS”,实现了智能配用电终端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解决用户侧能源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难题。
2)智能监测设备收入为2.45 亿元,同比增长7.90%,主要系视频监测装置、故障定位装置等业务收入增长;毛利率34.01%,同比增长2.90 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作业行为图像识别AI 成套装备等产品销量增加。公司进军国网市场,首次中标国网公开招标的千万级项目——国网江苏2022 年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平台框架项目,标志着智能监测类拳头产品获得国网标杆地区市场认可。
3)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收入2.96 亿元,同比增长59.28%,主要系电力特种无人机、无人机自动机场等销量的增长,毛利率为33.27%,同比增长2.49 个百分点,主要系无人机机库等毛利率较高的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公司推出首款面向电力行业级长航时微型巡检无人机及配套机库并量产交付,全面支撑广东电网在全国首次实现省级电网变电站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推出的10kV 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产品已完成产品定型和试生产,预计2023 年投放市场。
投资建议
南网科技作为央企南方电网集团的核心科技资产和数字化转型重要力量,未来将全面受益于能源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高景气趋势,技术服务和智能设备两页业务有望实现双轮驱动, 我们预计公司2023 年-2025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61/76.61/119.2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9/8.30/11.27 亿元。首次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58.80 元,相当于2024 年40 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上游组件价格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