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公司成立于2006 年, 2016 年成为全球最大组件制造商,并连续4 年位居全球组件出货第一名,垂直一体化优势明显。2022 年公司率先实现10GW级N 型TOPCon 电池大规模量产,有望贡献显著超额利润并助力公司市占率提升。回A 上市显著提升资金实力,助力公司再次腾飞。
业绩弹性一:补足电池产能短板,巩固一体化成本优势。一体化组件成本差异主要来自硅片/电池片,在工艺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电池片成本:自供<代工<外采。近两年公司自有电池产能存在缺口,导致成本优势被削弱。据规划,2022 年底公司电池产能将扩至40GW,公司自有电池产能的增加,有望为一体化组件平均增厚0.01~0.02 元/W利润。
业绩弹性二:TOPCon 进展迅速,差异化产品有望享受溢价。
1 月4 日,安徽一期8GW TOPCon 电池投产,预计到年中公司TOPCon 产能将达到16.8GW,位居行业之首,继续在N 型技术上保持领跑,预计2022 年公司TOPCon 组件出货有望达到5~10GW。
根据我们测算,当N 型与P 型组件价差在0.07~0.12 元/W 时,N 型组件可在电站建设初始投资上实现与PERC 单瓦成本同价,将对投资商形成比较直观的性价比冲击(相当于单W发电量增益额外赠送)。按照TOPCon 规模化生产成本预估,N型产品有望为公司带来0.05 元/W 以上的单位超额利润。
业绩弹性三:融资渠道打开,财务费用率有望显著下降。2020 年和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9%、2.8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上市后补足融资渠道短板,有望为公司增厚利润。
IPO 募集资金100 亿,显著改善资金短板:IPO 拟募集资金60 亿元,其中40 亿元用于7.5GW 高效电池和5GW 高效电池组件项目,5 亿元用于海宁研发中心项目,15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本次IPO 实际发行新股20 亿股,发行价格为5 元/股,实际募集资金100 亿元,超募40 亿元,有望显著改善公司此前资金短板,助力产能建设、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的提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1-23 年营收412、602、724 亿元,同比+23%、+46%、+20%,净利润8.6、26.8、41.4 亿元,同比-17%、+210%、+54%,对应EPS 分别为0.11、0.34、0.52 元。考虑公司在N型产品布局上的领先优势,给予2022E年45xPE,对应目标价12.0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风险;疫情反复造成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产能非理性扩张的风险;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