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国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企业,积极向半导体电子材料领域延伸拓展。伴随着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产品序列、生产规模、业务领域、产业结构、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保障未来几年增长动力。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 1.76/2.21/2.84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我们认为2022 年26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46 元,维持“买入”
评级。
2021 年/2022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15%/43.22%,业绩稳健向好。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2.52 亿元,同比+23.83%;实现归母净利润1.66 亿元,同比+21.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6 亿元,同比+42.45%。公司2021 年业绩较上年同期同比提升,主要系光引发剂市场环境向好,光引发剂实现销售收入12.19 亿元, 同比+23.54% ; 产量/ 销量1.78/2.04 万吨, 同比+29.99%/+19.77%;毛利率27.86%,较上年同期的25.34%增长2.52pcts。
2021Q4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 亿元,同比/环比+17.85%/+34.90%;实现归母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环比+154.20%/+134.86%,为近两年历史最佳季度利润。2022Q1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 亿元,同比/环比+35.84%/+18.08%;实现归母净利润0.55 亿元,同比/环比+43.22%/-4.76%。
2021 年费用率相对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61.75%。费用率方面,2021 全年销售费率1.92%,较上年同期下降0.20pcts;管理费率5.32%,较上年同期下降0.86pcts;财务费率1.58%,较上年同期增长1.18pcts;研发费率5.65%,较上年同期增长0.62pcts,研发投入0.71 亿元,同比+35.71%;四费费用率合计14.47%,较上年同期增长0.62pcts。现金流方面,2021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0.73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75%,主要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备库存导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021Q4/2022Q1 单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34/0.37 亿元,同比+1.13%/+1018.99%。
UV 光固化产业稳定增长,持续夯实光引发剂行业龙头地位。UV LED 技术的发展给光固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生机,在“碳中和”、“碳达峰”双碳基调下,1)环保意识拓宽光固化技术应用领域、2)产业政策支持VOCs 低排放、3)产业整合提升国产光引发剂市场规模、4)高技术壁垒修葺差异化竞争格局,四大趋势为光引发剂提供了源源不竭的需求推动与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作为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生产供应商,具备十余种光引发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开发了以高性能UV 单体ACMO 为代表的特种UV 单体产品,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64 项、实用新型专利20 项,并主持2 项、参与7项行业标准的编制(光引发剂行业共11 项)。技术、产能、客户黏性、综合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将协同助力公司达成“同业整合、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光固化产业战略目标。
产能扩张夯实发展基础,半导体光刻胶积蓄成长动力。公司积极延伸光固化产业链并在半导体电子化学材料领域拓展,为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和丰富产品品种和类型,公司进一步完善多个生产基地的布局和建设:1)内蒙古久日年产9250吨系列光引发剂及中间体项目,已于2022 年3 月15 日开始逐步投料试运行;2)怀化久源年产24000 吨光引发剂项目,预计2023 年12 月建设完成;3)山东久日年产32300 吨光固化材料及净水剂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过程中;4)东营久日年产87000 吨光固化系列材料建设项目,预计2023 年12 月建设完成;5)大晶新材千吨级光刻胶及配套试剂项目,预计2023 年12 月建设完成;6)大晶 信息年产600 吨微电子光刻胶专用光敏剂项目,预计2022 年5 月建设完成。
项目的落地投产将助力公司实现以“光固化产业为核心、半导体产业为重点”
的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扩展业务领域,提升综合竞争力。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材料业务进度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企业,积极向半导体电子材料领域延伸拓展。伴随着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产品序列、生产规模、业务领域、产业结构、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保障未来几年增长动力。考虑光引发剂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 年EPS 预测分别为1.76/2.21 元(原预测为2.28/3.33 元),新增2024 年EPS 预测为2.84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20/40/60/80 分位分别对应PE26/32/35/38 倍),我们认为2022 年26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46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