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液晶显示材料领军企业,订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及研发创新取得丰厚成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宽半导体(以聚酰亚胺、光刻胶为突破)、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以形成业务新增长极。伴随着建设项目的落地投产,未来将形成四大产业板块,多产品优势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EPS 预测分别为2.40/2.78/3.21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我们认为2022 年23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55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1%,Q2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2H1 实现营业收入5.20 亿元,同比+22.71%;实现归母净利润1.28 亿元,同比+23.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4 亿元,同比+25.06%。公司2022H1 业绩较上年同期同比提升,主要系液晶面板产能增长,客户液晶材料需求量增加,订货规模持续扩大。其中2022Q1/Q2 单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8/2.61 亿元,同比+24.47%/+21.02%,环比+10.21%/+1.02%;实现归母净利润0.63/0.65 亿元,同比+29.71%/+18.24%,环比+65.34%/+3.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5/0.59亿元,同比+19.87%/+30.30%,环比+87.45%/+7.67%,业绩符合预期。2022H1整体毛利率47.61%,同比+1.56%;净利率24.57%,同比+0.18%。
2022H1 费用率相对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42%。从费用端看,公司2022H1 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08%/3.96%/-0.33%/6.17%,较去年同期变动+0.76/-0.22/-0.33/+1.10pcts。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子公司等新项目板块的拓展及人员增加导致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增长主要系美元汇率上涨带来汇兑收益增加;研发费用保持高水平增长,主要系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持续强化研发创新,稳步推进液晶材料研发项目的同时,加快对 OLED、聚酰亚胺、光刻胶材料、医药中间体的研发进程。从现金流情况看,公司2022H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 亿元,同比+33.42%,主要系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客户回款良好,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2022Q1 单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09 亿元,2022Q2 单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 亿元。
技术及研发创新持续推进。公司深入打造以技术及研发创新为重心的核心竞争力,2022H1 围绕五大方向展开工作:1)液晶材料:电竞显示用液晶材料和二向色性液晶材料实现批量销售,开发品质稳定性高的新型二向色性液晶单体9种;新型催化剂偶联反应技术已进行车间生产成果转化;新获相关发明专利19项。2)OLED 材料:开发中间体和单体22 种,其中咔唑类和稠合呋喃类产品形成拳头产品,分别与多家国内外OLED 材料企业建立批量供货关系;相关发明专利申请40 项,新获8 项,初步实现OLED 材料的知识产权布局。3)聚酰亚胺:薄膜与铜箔粘附力明显提升;PI 浆料(MPI)中试进行中,性能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同行水平;新获相关发明专利2 项。4)光刻胶:KrF 光刻胶关键原料PHS 树脂的合成实验室小试完成,各项性能指标优异;部分产品正在放量。
5)医药中间体:重点工艺氯化反应进行优化,实现连续化生产。
产能建设助力长期成长,持续外拓半导体材料、原料药及中间体、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目前公司密集开展四个项目的建设:1)北京“年产100 吨显示用液晶材料二期工程”预计2023 年6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上海“光刻胶和聚酰亚胺材料研发项目”累计投入进度达86.31%,预计2023 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浙江“上虞电子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预计2024 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河北“八亿药业年产1351 吨高级医药中间体及年产30 吨原料药项目”工程进度达6.31%。当前公司混晶产能为200 吨/年,预计1)、3) 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使得公司2023/24 产能分别达300/400 吨。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八亿时空拟建设年产3000 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将为公司未来新能源材料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新产品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技术升级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萎缩;产品测试认证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液晶显示材料领军企业,订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及研发创新取得丰厚成果,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宽半导体(以聚酰亚胺、光刻胶为突破)、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以形成业务新增长极。
伴随着建设项目的落地投产,未来公司将形成四大产业板块,多产品优势助力公司业绩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 年EPS 预测为2.40/2.78/3.21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30/50/70/90 分位PE 分别为23/30/40/53 倍),我们认为2022年23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55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