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布局契合国际前沿趋势,建立肿瘤免疫疗法为主、慢病为辅的战略布局。全球生物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大于小分子药物,在药物市场中的占比逐渐扩大,2019年全球销售额TOP100 中生物药数量首次追平小分子药物;其次,全球龙头药企均积极布局免疫疗法,趋势明显。公司研发管线以肿瘤免疫疗法为主,自身免疫和心血管等慢性病为辅的战略布局与全球最前端研发趋势契合,已然成为国内最年轻且成长最快的主流Biotech 之一。
in-house 研发、license-in、collaboration 三箭齐发快速拓展。2018 公司成功推出全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PD-1 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019 年单品销售额高达7.74 亿元。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该品种相关适应症,其中多项一线疗法适应症将于2020~2023 年陆续上市,进入收获密集期。拥有“药王”称号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UBP1211 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于年内获批。新一代最热门的PCSK9 单抗(JS002),是目前海外关注度最高的靶点之一,预计于2022 年获批。此外,公司采用in-house、license-in 和collaboration 三大管线拓展方案,布局前沿品种:TAB004/JS004 为全球首个治疗肿瘤的抗BTLA 单抗、JS005 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IL-17A 单抗、JS108 为抗肿瘤ADC 抗体偶联剂药物等创新药的临床进展正在稳步推进;TEAC 肿瘤免疫疗法和PARP 抑制剂与南京英派达成战略合作,可见公司在布局前沿热门靶点方面效率不凡。
联合礼来进军国内外新冠中和抗体市场、或成为公司加速扭亏为盈的契机。中和抗体是康复患者血清中抗病毒最有效的成分,是可能在最短时间落地的治疗和预防新冠的特效药,其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疗效确切性强的优势。公司的JS016 是公司携手中科院以及礼来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冠S 蛋白中和抗体,可单药使用或与LY-CoV555 联用作为鸡尾酒疗法,有效防止免疫逃逸。近期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组合疗法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缓解症状、入院及急诊率,且疗效及安全性优于555 单药。即使疫苗研发成功,但由于疫苗对高危群体保护率的不确定性以及产能等问题,中和抗体仍会有不小空间。与礼来的战略合作中,公司可获取海外的销售分成,以及最高可达2.45 亿美元的里程金,有望使公司加速步入盈利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具有国际化研发实力的Biotech,第一个创新药PD-1 成功落地且将步入密集收获期。在疫情阴影下,公司的新冠中和抗体是全国以及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收入分别可达14.57、22.23、32.42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7.9%、52.6%、45.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5、-4.78 以及1.96 亿元,即2022 年扭亏为盈,对应EPS 分别为-1.23、-0.55 以及0.23 元,对应2022 年PE 为41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降价的风险;新冠疫情提前结束,中和抗体需求不复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