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难度废水处置及污染修复,工程运营同步推进。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垃圾污染削减及修复、高难度废水处理等,2018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 亿元,其中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与委托运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2.15%和7.85%。其经营模式既包含工程建设又包含运营。细分领域中垃圾污染消减、垃圾污染修复为公司两大主业,营收占比分别为45.40%和30.81%。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军直接持有公司13.10% 的股份,且持有公司控股东万德斯投资70%股份,同时又担任汇才投资、合才企管的执行事务伙人以及公司董事长,实际支配公司股权表决权比例63.61%。
业绩快速提升,杠杆率得到控制的同时,ROE 略有提升。2016 至2018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46 亿元增长至4.9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3.45%,归母净利润则从1494 万元到7783 万元,业绩快速提升。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16 年的60.37%下降至2018 年的51.08%,风险得到控制。同时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由2016 年的20.14%提升至2018 年的28.36%,投资回报率提升。
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利于因地制宜。目前,环境污染复杂多变,公司已经掌握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化处理工艺、膜处理工艺、MVR 蒸发处理工艺等在内成熟的技术集成工艺。其中“MBR 系统(A/O+超滤)+纳滤+反渗透”处理技术、“两级DTRO”处理技术、“电化学+生物强化”深度处理技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电化学预处理技术、生物强化废水处理技术、渗沥液精准导排抽出协同处理技术、堆体输氧曝气原位快速稳定化技术等集成技术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取得相应产品发明专利。在垃圾污染治理方面,公司研发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控与强化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处理工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取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2016~2019年研发支出/营业收入(合并报表)分别为6.33%、3.89%、4.03%,一定研发支出有助于维持公司技术竞争优势。此次,公司募集资金拟用于投资环保装备集成中心及研发平台建设,有助于提升产能并增强研发实力。
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 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 万元。由于环保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公司具备业绩增长动力,且盈利具备可持续性,应采用可比公司PE 估值法进行估值。
风险提示:政府环保支出或不稳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