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10.08 万元, 同比增长 41.7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899.64 万元,同比增长 8.37%;对此点评如下:
原材料价格上涨、研发投入增加等致公司2021 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业务由两个板块构成,智能装备业务和电驱动业务。其中电驱动业务受上游原材料(芯片等)影响较大,同时,该业务产品正处于不断迭代升级中,处于研发投入期,公司电驱动业务2021 年未能实现盈利。2021 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1 年研发费用 1.67 亿元,较上年增加 0.32 亿元,同比增长23.76%。我们认为,公司核心业务受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正处于业务扩张期。公司积极扩大人力、资本等投入,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公司上游原材料如芯片等供应有望缓解。伴随公司业务订单释放,成本端影响减弱,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在手订单充足,谋长远发展。据业绩快报,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持续向好,受益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快速提升的产能需求,截止2021年,公司该业务新增装备订单 29.89 亿元。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生产验收周期长,在手订单是未来发展的保障。电驱动业务2021 年恢复快速增长,2021年实现 8.19 万套产品交付(不含合资公司合肥道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交付的 3.57 万套),同比增长202.27%。我们认为,公司两项核心业务均受益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趋势,公司深耕智能装备领域,尤其在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车身尤为青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造车新势力相关业务快速增长;公司在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等领域竞争力较强。公司积极布局两个领域,谋求长远发展。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受原材料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影响,公司2021 年业绩不及预期,但公司业务将持续受益新能汽车行业发展,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趋势,同时调整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39、3.17和4.77 亿元(前值为2.12、3.11 和4.71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02、2.31和3.48 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 年PE 值分别为66、29 和19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拓展情况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