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智能制造方案提供 商,低压伺服小巨人。公司以人机界面和伺服系统起家,目前在低压直流伺服领域市占率领先,2022 年成为中国移动机器人配套电机销量最多的厂商。2017-2022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五年CAGR分别为11.8%和25.7%,公司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营收占比分别为36.59%和61.58%。目前公司聚焦智能制造,构建了自动化设备控制、数字化工厂与SaaS 软件构成的“三轮驱动”技术平台,增长飞轮效应显现可期。
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率有望提高。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近千亿,市场需求与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短期经济修复利好市场回暖;中长期来看,国内老龄化率提高和人口红利下降,助推制造业自动化率上升,考虑到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激励,国产自动化设备率有望提高。
人机界面市占率提升空间较大。2022 年公司人机界面产品营收占比为32.7%,仍是当前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22 年国内人机界面市场规模约40 亿左右,公司该业务具备先发优势和产品性价比,多项核心技术构建竞争壁垒,但目前在国内市场市占率较国外竞争对手较低,未来提升空间潜力较大,收入有望稳定增长。
移动机器人和医疗影像设备高景气,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受益产业升级和政策刺激,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迅速增长,2022 年机器人销量9.3 万台,同比增长29.17%;对应市场规模185 亿元,同比增长46.82%。随着国内医疗健康行业投入增加和分级诊疗的推行,CT 和MRI 设备需求逐年增长,而技术进步催化国产设备替代浪潮,为公司切入零部件供应提供契机。公司通过在医疗设备和移动机器人领域推出的深度定制化和性价高的产品,初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低压直流伺服和电机产品已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取得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6.1/ 7.1/ 8.7 亿元,同比增长13.9%、16.0%和2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 1.2/ 1.5 亿元,同比增长18.7%、13.9%和23.1%。首次覆盖,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不及预期,订单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