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硅产业:大硅片国产化先行者
公司前2 大股东分别是国盛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整合上海新昇、Okmetic 和新傲科技,打造了国内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产业集团。特别地,上海新昇由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领衔创立,目前为止是国内300mm 硅片唯一实现量产供应的厂商。2019 年公司300mm 正片出货量超7.5 万件,供货长江存储等优质客户。
大硅片:半导体工业的基石
当前90%以上的半导体产品由硅基材料制造,而硅片又是占比最高的晶圆制造材料,达到38%。半导体硅片在纯度、缺陷、平整度、洁净度等方面存在全方位的高要求,技术壁垒极高。随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硅片尺寸逐步增大,当前12 寸(300mm)硅片为主流产品。
硅片国产化迫在眉睫,产业链配套任重道远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我国转移的背景下,硅片市场5 大海外龙头仍垄断93%市场,硅片国产化迫在眉睫。据我们统计,国内在建晶圆厂投产后对12 寸硅片的需求将会达到240 万片/月左右,而当前国内规划及在建的12 寸硅片总产能达到445 万片/月以上。鉴于大硅片领域极高的技术壁垒,公司所具备的技术领先和先发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国内硅片产业链尚不成熟,上游设备及材料均依赖进口。电子级多晶硅、石英坩埚及其上游的高纯石英、高纯石墨国内均有厂商布局,但多数只能用于6-8 寸产品,且供应量、稳定性均有待提升。
以日为鉴为鉴,看沪硅产业发展趋势
SUMCO 与沪硅产业均为并购整合的产物,但综合考虑两者的异同,我们认为公司的先发优势、国资背景下的集团化整合使其成为国内半导体硅片当之无愧的龙头。但作为政策驱动下的产业整合产物,公司尽早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实现盈利,以市场化的姿态进入半导体产业链同样为当务之急。此外,在本土缺乏上游材料及设备配套的情况下,上游产业链的自主供应同样不可或缺。
12 寸硅片盈亏平衡线测算及盈利预测
据我们测算,2019 年公司300mm 硅片生产成本约为465 元,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时生产成本将降低至393 元,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00%时生产成本将下降至360 元。2021 年假设公司300mm 正片销量达到60 万片,整体开工率达到70%,则毛利率将达到-5%左右,邻近盈亏平衡线。公司一期产能满产且全部以正片销售时,收入、毛利润空间约9.4、2.9 亿元;二期30 万片/月满产满销后收入、毛利空间约31.9、11.9 亿元;综合考虑现有厂区及扩建用地,公司300mm 硅片未来有望达到约130 亿元的收入体量。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23.6、25.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0.36、1.13、2.11 亿元,对应PS 75、61、56倍,调高至增持评级。
宏观经济风险、海外供应链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进步替代风险、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