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于2022 年10 月23 日发布2022 年三季度报,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67 亿元,同比+56.25%;归母净利润为8.58 亿元,同比+59.5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90 亿元,同比+57.89%。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85 元,同比+51.64%。
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公司业务增长态势良好: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领域的相关业务,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和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Q3,公司实现营收11.83 亿元,同比+41.65%,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温合金材料等主要产品所处行业持续呈良好增长态势;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1.73 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26 亿元有大幅增长,其中2022 年H1 研发投入为1.16 亿元,2022
年Q3 研发投入0.57 亿元,同比+61.54%。公司增加研发投入的主要原因是为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情况良好,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公司主营业务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优势和品牌优势。公司未来或将抓住行业景气度高的有利时机,利用技术领先、市场先发及品牌等方面的优势,落实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扩大产能,持续巩固和加强公司行业地位。整体来看,公司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高端钛合金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未来有望扩大产能:公司主营业务按产品可分为高端钛合金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和超导材料,其中,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为高端钛合金材料业务。2021 年,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业务实现营收达24.58 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83.98%。公司作为国内高端钛合金棒、丝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以“国际先进、国内空白、解决急需”为定位,制备工艺和质量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成果丰硕,自主建立了一套内控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多种高端钛合金的完全国产化,填补了多项战机、舰船等用关键材料的国内空白。公司高端钛合金产品的技术水平较高,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且经专家鉴定,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方面,公司在高端钛合金产品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性能钛合金在兵器领域获得应用;突破了超大规格Ti55531 饼坯,超大规格变截面TA15 材料,突破了大规格变截面钛合金材料水浸相控阵探伤技术,获得了多个国家级技术类奖项。随着钛合金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未来航空装备的高需求也促进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增大,公司未来产能或将扩大。
行业壁垒高,国产市场需求大,公司业绩未来有望受益:钛合金行业方面,我国军用钛合金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军工用钛合金对“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公司为代表的少数优势单位依托国家项目和自主研发,使我国近年来高端钛合金相关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尤其是航空及发动机用钛合金材料的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多种牌号钛合金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端市场对钛材性能水平的需求。
高温合金行业方面,国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但仅少数企业实现批产供货,目前产业结构及产能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超导产品行业方面,超导材料是国际公认可引发产业变革的重大颠覆性技术方向,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相关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体来看,公司业务所处的各个行业壁垒都较高,技术体系复杂,研发周期长,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等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对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极高,行业进入难度大。在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材料的用量占发动机总重量的40%~60%,国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此外,我国高温合金等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未来对国产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因此受益。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巩固公司市场地位:2021 年11 月8 日,公司发布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0.13 亿元。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公司募投项目依据西部超导“十四五”发展规划,以解决我国航空航天、能源动力等领域关键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开展高性能高温合金、钛合金产业化能力建设,重点突破钛合金产能瓶颈,满足“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型号和高端市场对基础原材料提出的安全、自主和可控的需求。公司募投项目与公司主营业务有较高的关联度,有利于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满足我国航空航天用原材料快速量产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至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79/58.27/73.8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7/14.51/19.31 亿元,EPS 分别为2.26/3.13/4.16 元,对应PE 分别为52/38/28 倍,首次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疫情形势反复;核心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升;产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