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半年度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2.56 亿,同比增长31.76%;实现归母净利润3.13 亿,同比增长136.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5亿,同比增长150.76%。
评论:
1、半年业绩高增长,各项业务发展前景良好。
期内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是公司主要产品市场需求良好,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当期产销量提升所致。几项业务中,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0.35 亿,同比增长26.22%;超导产品实现收入1.05 亿,较同期增长15.62%;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5,165.01 万,较同期增长 515.15%。公司三大主业全部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在钛合金方面:公司核心产品在国内军工市 场的主导地位稳固,同时公司重点开拓航空发动机用高端钛材市场,核电、汽车、医疗用钛材市场的变化也在持续跟踪,未来将逐步实现产品批量交付。在超导线材、超导磁体方面:受益于 MRI 医疗市场的稳定需求,公司超导线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MRI 用NbTi 超导线材月产量不断提升。在高温合金方面:公司在研发上重点聚焦主要牌号,研制取得多项关键进展,持续突破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典型产品已向多个型号小批量交付。我们认为公司的钛合金及高温合金产品受益于国内新型航空装备加速换装,下游需求旺盛。而在超导线材领域,公司技术优势突出,前景广阔。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2、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期内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42.48%,同比提升7.96pct,毛利率持续提升,再创新高。考虑到期内公司上游海绵钛价格有一定上涨,公司的毛利率仍能持续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公司规模效应显现。在费用方面,期内公司发生销售费用(1029 万,+59%);管理费用(7489 万,+27%);财务费用(1183 万,-51%);研发费用(8912 万,+35%),主要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一些关键材料急需进行自主研发,上半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申报所致。公司四项费用率合计下降1.48pct,帮助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3、定增布局航空航天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产业化项目,扩产迎接十四五。
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1,300.00 万,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超导创新研究院项目、超导产业创新中心、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几个产业化项目在达产后预计将新增钛合金材料 5,050 吨/年、高温合金 1,500 吨/年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将形成 2,000 吨的 MRI 用超导线材产能,有效提升公司产能,满足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需求。
4、业绩预测
预测2021-2023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 亿、9.29 亿和11.95 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0、35、27 倍,给与“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发展不及预期、原创料价格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