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年营收、归母净利同比高增
22 年公司实现营收18.42 亿元,同比+39.5%,归母净利润4.24 亿元,同比+43.4%。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公司营收与盈利保持较快增长。考虑下游需求较弱,我们下调公司导电浆料出货量假设,预计公司23-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4/7.91/9.97 亿元。参考可比公司23 年Wind 一致预期下的平均PE 估值24 倍,考虑公司单壁管业务处于渗透率提升早期,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强,给予公司23 年合理PE 30 倍,对应目标价72.83 元,维持“增持”评级。
22 年量利齐升,23Q1 盈利能力承压
22 年营收18.42 亿元,同比+39.5%,归母净利4.24 亿元,同比+43.4%,毛利率为34.97%,同比+1.1pct,扣非净利率为21.44%,同比+1.57pct。
22 年公司导电浆料销量达4.64 万吨,同比+39.84%,价格为3.89 万元/吨,同比-1.34%,毛利率为34.89%,同比+0.98pct。22 全年期间费用率为10.46%,同比微增1.49pct,主要系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23Q1 公司营收2.79 亿元, 同环比-41.99%/-30.18%, 归母净利0.4 亿元, 同环比-60.25%/-58.76%,扣非净利率为11.63%,同环比-8.24/-10.07pct,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产品结构优化有望对冲降价压力。推动正极材料布局23 年公司浆料和粉体产能加速释放,随着IPO 募投项目达产以及常州年产5 万吨导电浆料项目一期建成,23 年浆料有效产能或超10 万吨,粉体产能将达5000 吨,产能领先。公司产品持续迭代,形成技术代际差异,采用以尖晶石为主的复合结构催化剂的第三代产品导电性能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在公司引导下三代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其技术壁垒较高,单位盈利优于一二代产品,产品结构优化以及酸洗产能自供率提升有望对冲部分降价压力。同时,公司公告高导电新型正极材料基地项目,共规划10 万吨产能,其中一期2 万吨,将碳纳米管直接生长于磷系正极材料,未来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大圆柱电池量产在即,催化单壁管需求
我们预计使用硅基负极的4680 电池或将于23 年量产,加入单壁管将提升硅基负极导电性能和循环寿命,单壁管需求将迎来高增长。单壁管量产难度高,单位盈利显著高于多壁管产品,公司是全球少数单壁管供应商,我们预计23 年单壁管或将增厚公司利润。公司共规划450 吨单壁管粉体以及7000吨单壁纳米导电浆料项目,产能规划领先,逐渐投产后将贡献新增长点。
风险提示:碳纳米管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单壁管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