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华大智造是国内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处于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整体壁垒较高。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仅有Illumina和华大智造实现全系列产品布局,且华大智造在各通量范围成本均具有优势。目前公司全系列布局已成,国内市场2022年新增装机量占比已超过Illumina位居第一,逐步实现国产替代;22年以来全球专利纠纷逐步和解背景下,公司加快海外营销推广进度,23H1欧非及美洲增速亮眼,海外市场蓄势待发,未来随着推广限制完全解除,海外市场销售有望持续放量,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国产基因测序上游龙头。华大智造是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在核心业务基因测序领域积累深厚,已完成全系列产品布局并拥有核心技术专利,打破国外公司在测序设备领域长期垄断态势。同时公司近年来不断探索新业务板块,在实验室自动化、BIT产品、远程超声、单细胞测序等领域积极拓展且成效显著。
测序仪处于产业链上游壁垒较高,二代技术带来行业高速发展。基因测序技术自Sanger测序以来已经历三代发展,近二十年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大幅提升测序通量并降低测序成本,带来行业飞速发展并成为当前主流测序技术。基因测序仪器及耗材处于测序产业链上游,技术及专利整体壁垒较高,从市场规模来看行业上游保持快速增长,2022全球基因测序仪与耗材市场预计达48亿美元,2022-2030预计CAGR为17.5%;中国基因测序仪与耗材市场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44亿元,2022-2030预计CAGR为21%。
行业竞争格局:NGS上游全球龙头Illumina,后来者发力追赶。目前全球测序行业以二代高通量测序企业为主,全球龙头为Illumina,市场份额超70%,通过低成本和高通量占据测序市场龙头地位。其他主要竞争者包括Thermo Fisher、华大智造,随着相关专利逐渐到期,一些初创公司加入行业并给出解决方案,代表公司包括Element Biosciences、Ultima Genomics和SingularGenomics等,以及国内真迈生物、赛纳生物和菲鹏生物等企业,通常聚焦测序技术某一维度进行优化。
长读长测序:未来可期,但短期仍难成为主流。长读长测序领域主要企业为Pacific Biosciences和Oxford Nanopore,二者在通量和准确度等维度相比二代测序仍存在短板,国内长读长代表企业为齐碳科技。整体而言长读长测序市场将以超过40%的CAGR增长,至26年全球市场预计为10亿美元,但到26年长读长测序在基因测序行业上游占比仍不足10%。
华大智造竞争优势:全系列布局已成,海外市场蓄势待发。1.应对海外龙头Illumina:全系列产品对标且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
目前公司已发布从便携式到超高通量全系列测序仪,全球仅有Illumina和华大智造两家公司实现。公司产品性能不弱于Illumina产品,且在设备及耗材价格方面公司产品均有一定优势,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与Illumina正面竞争。2.应对后来竞争者:专利壁垒、硬件复杂体系。高通量测序仪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等多个交叉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整体壁垒较高,同时公司在测序领域拥有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对后续进入市场的竞争者构筑了技术及专利壁垒。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有望实现营收33.38、44.4和60.2亿元,同比增长-21.1%、33%和35.6%;归母净利润0.31、2.2和5.38亿元,同比增长-98.5%、604.4%和144.9%。折合EPS 0.07元/股、0.53元/股和1.29元/股。公司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研发投入较大、海外市场拓展及团队建设需要相应销售投入,可能影响短期利润释放。以收入指标考察公司在国内及海外市占率不断提升,2023-2025年对应PS为8.3X、6.3X和4.6X,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公司目前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技术更新替代风险;海外业务推广不及预期;关联交易风险;应收帐款坏账风险;存货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