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实现收入17.41 亿元,同比增长40.05%;实现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下滑15.34%;扣非归母净利润1.3 亿元,同比下滑21.1%;其中4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7 亿元,同比47.57%;实现归母净利润4146 万元,同比下滑24.15%;业绩符合此前预告。
投资要点
原料涨价,盈利能力下降
21 年公司收入增长加速,其中工业气体收入同比增长45%,特种气体收入同比增长46.9%。并购8 家公司贡献1.85 亿收入,不考虑并购影响收入依然实现25%增长。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大宗原料气价格大幅上涨。公司21 年外购液氮/液氧/液氩/天然气/液氨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4.45%/ 45.91%/ 113.36%/ 48.88%/42.02%。综合毛利率29.96%同比降低6.51PCT,其中工业气体毛利率27.21%,同比减少10.91PCT,受影响较大;特种气体毛利率35.46%,同比减少2.72PCT,相对平稳。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5.22%/52.65%/50.48%。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319 人同比增长26.1%,人均薪酬同比增长23.8%。
同时,我们注意到21 年下半年并购的上海申南、长沙曼德等公司出现2-4 百万亏损,预计并购整合初期投入改造所致,预计后续整合完成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
公司Q4 实现收入5.07 亿,同比增长47.57%环比增长11.53%。归母净利润4146万,环比增长7.15%,主要由于淮安金宏计提1879 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销售费用环比增加785 万。不考虑减值影响,我们认为公司21 年Q4 净利润或已见底回升。
纵横发展,22 年公司有望反转
公司加速扩张,募投项目张家港高纯气体项目陆续投产,2 个工业气体充装项目分别进入试生产和投产阶段,正硅酸乙酯已经试产成功进入验收阶段。电子大宗气体分别与北方集创和芯粤能签订大订单并于22 年下半年开始供货。考虑到大宗原料气价格回落,预计公司今年收入快速增长同时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公司年报披露2022 年收入目标27 亿元,同比增长55.06%,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93.16%。验证我们此前判断。
盈利预测与估值
原料涨价超预期,预计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3.34/5.08/6.28 亿,对应EPS 分别为0.69/1.05/1.3 元,现价对应PE 分别为31.7/20.9/16.9 倍。公司是国内民营气体龙头公司,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国内气体市场空间大集中度低,进口替代背景下龙头公司成长空间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安全生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