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H1 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0 亿元,同比+54.92%,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铜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已在铜铬触头细分市场做到国内第一。公司现有核心业务增速稳健,新兴业务扩产下有望持续扩大市占率,叠加光模块基座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的长期成长性,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我们认为2023 年70 倍PE 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15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3H1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54.92%,业绩符合预期。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0 亿元,同比+15.46%;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53/0.40 亿元,同比+1.03%/+54.92%;毛利率为20.35%,同比+2.13pcts;净利率为9.25%,同比-1.42pcts,分板块来看,高导高强铜合金/高性能金属铬粉/CT 和DR 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分别实现销售收入同比+13.34%/+53.65 /+36.74%/+379.58%。分季度来看,2023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 亿元,同比/环比+25.48%+22.68%; 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0.31/0.21 亿元, 同比+48.70%/+49.75%,环比+43.20%/+14.77%;毛利率为18.75%,同比/环比-0.89/-3.56pcts;净利率为9.94%,同比/环比+1.52/+1.54pcts。
2023H1财务费用率优化显著,2023Q2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
从费用端看,2023H1 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1.55%,同比+0.30pcts,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69%/4.07%/1.30%/3.52%,较去年同期变动+0.49/+0.05/-1.28/+1.04pcts,销售费用变动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差旅相关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债务融资规模缩减下融资费用减少,同时美元、欧元汇率上升致使汇兑收益增加。从现金流情况看,2023H1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1 亿元,2023Q2 单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5 亿元,同比+207.77%。
聚焦高性能铜基材料,2023H1 实现多项突破:1)在研项目:①CuCr 触头机械加工过程氧化防护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已确定批量化生产工艺参数,进入批量投产验证阶段;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CuCr25~CuCr50 电触头材料项目、半导体设备冷却板产品开发等项目已完成客户工艺及新产品验证,进入小批量验证;③电子封装热沉材料开发项目已开发出稳定批量光模块供应工艺。2)专利:
新增授权专利18 件(发明专利16 件,实用新型专利2 件),当前累计获授权专利271 件。3)研发成果:①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8 吨气氛保护熔炼工艺成功开发多种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②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实现了72.5kV-126kV 高电压等级CuCr50-CuCr55 材料的技术优化,并推广应用;③CT/DR 球管零组件:两项国家工信部项目有序推进中;④光模块芯片基座材料:
研发3DP 打印钨坯+真空渗铜工艺,真空渗铜后光模块钨铜基座散热能力提高15%~20%;开发散热性能更高的光模块基座散热材料;⑤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开发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用CuCrNb 材料及制备技术并小批量生产;开发了CuCrNb 材料3D 打印工艺、热等静压工艺、锻造工艺等。
深耕主业+培育增长新极点,产能多点布局打造供应优势:1)募投项目稳步推进,2023H1 募投资金累计投入进度96.37%,主要生产设备基本投产,部分设备进行生产调试;2)CT/DR 球管零组件建成年产6000-8000 套产能,部分客户产品定型进入批产阶段;3)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已建成50-100 套成品加工能力,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从材料到成品零件供应能力的研发制造企业;4)将钨铜合金材料核心制备技术延伸应用于光模块芯片基座材料,年产200 万件产能建设进展顺利,公司将在产能稳步释放中逐渐打造供应优势。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海外市场贸易环境变化;公司新增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 动;套期保值管理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性能铜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已在铜铬触头细分市场做到国内第一。在1)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和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两大核心业务稳健增长;2)高性能金属铬粉、CT/DR 球管零组件两大新兴业务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3)光模块基座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产品长期成长的推动下,公司有望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0/1.90/2.60 亿元,对应2023-2025 年EPS预测0.21/0.34/0.46 元/股。截至2023 年8 月30 日,公司自上市以来平均PE(TTM)为82 倍,出于谨慎性原则,我们认为2023 年70 倍PE(对应20%估值分位)是公司合理的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15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