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简评
2021 年4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0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83 亿元,同比上升21.03%;实现归母净利润2.51 亿元,同比上升19.53%;扣非归母净利润1.96 亿,同比增长18.15%,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业务调整提升抗风险能力,转型阵痛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手机业务稳步增长,实现营收5.99 亿元,同比增长10.25%;智能驾驶业务营收0.68 亿元,较19 年翻三番,营收占比提升7pp。但由于智能驾驶业务处于初步切入阶段,毛利率低于手机业务,20 年整体下滑3.7pp。未来考虑智能驾驶业务占比持续快速提升,公司毛利率将会结构性下滑,但我们仍看好公司从单一业务结构调整为手机车载双开花模式,1+2+N 战略有效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业务调整阵痛期过后,车载赛道将成为公司未来高增长引擎。
研发持续高投入,屏下车载进展喜人。1)研发高投入,优化人员结构。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车载及屏下技术投入,研发费用为2.6 亿,同比增长32.28%,占营收同比增加3.23pp。同时精简研发人员结构,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投资光谱技术公司,提升视觉算法应用空间。公司投资吉林求是光谱数据科技公司,结合现有算法有望提升屏下技术,布局更多手机端新产品;3)屏下产品今年量产,智能驾驶前装取得进展。公司已完成两家手机厂商测试并小批量生产屏下指纹样机,下半年有望大批量出货;车载后装业务为前装业务提供数据精进算法,已与多家整车厂及Tier1 签约,Q4调整战略主攻前装技术及市场,目前已与客户合作定点开发37 款车型。
未来看好屏下与智能驾驶前装业务。据CINNO Research 统计19 年全球屏下指纹手机出货量近2 亿台,预估24 年将达11.8 亿台,空间巨大。公司屏下指纹首款产品有望下半年出货量达几十万级,屏下亮度环境光传感器芯片(ALS)项目从海外技术生产依赖转变路径,5 月有望突破解决行业痛点。
车载业务预计21 年获得50 款车型与5 家一线车厂合作,前装业务有望22年逐渐放量。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因公司业务结构转型,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 年营业收入为8.72(-13.99%)/11.95/17.37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3(-26.94%)/3.19(-25.29%)/4.16 亿元,目标价80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疫情对手机出货量持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