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公司公告 2023 年一季报,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34.02%,实现归母净利润-1766.97万元,同比减亏,EPS 为-0.20元。
平安观点:
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4.02%。其中,国内商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3.68%,国内教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8.08%,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45%。公司2023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66.97万元,同比已经减亏。相比公司2022年业绩表现,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我们判断,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将实现恢复性增长。
公司国内市场增长势头良好。国内商业市场方面,随着大客户事业部以及地区业务团队的日趋成熟,公司“全面下沉本地市场以及聚焦大客户”经营战略的成效开始有所体现:一方面,公司在持续加大对于国内重点省市中小企业客户覆盖密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和业务拓展效率;另一方面,2023年一季度,公司陆续推进与包括中交集团、保利长大在内的重点行业头部客户合作进程,并在行业工业软件国产化应用标杆范例打造上取得一定进展。上述成果共同推动了公司国内商业业务的平稳复苏,公司2023年一季度国内商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3.68%。国内教育市场方面,随着全国各级院校拜访受限的情况得到缓解,公司教育项目推进与验收逐渐恢复正常,普教、高教、职教三大业务板块业务稳步推进。2023年一季度,公司国内教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8.08%。
同时,2023年年初以来,公司对教育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拓展深化与经销商伙伴的合作,更好的形成合力为院校客户提供持续优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随着公司教育产品形态的日益丰富以及与院校合作的不断深入,公司教育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公司海外业务表现亮眼。境外市场方面,公司进一步增加海外差旅频次及境外驻点员工人数, 从而为全球经销商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以及业务赋能。受此影响,公司自 2022 年起新铺设的海外经销商网络开始逐步发力,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为公司在境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的提升创造条件。在海外业务同事及全球经销商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海外业务迅速复苏,2023年一季度,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83.45%。海外业务收入实现高速增长,表现亮眼。
公司拟收购北京博超,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4月28日,公司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1.65亿元收购北京博超合计 64.6626%的股权,并有权根据北京博超的经营状况,在 2024-2026 年分批次自主选择收购北京博超剩余 35.3374%股权。北京博超作为国内工业设计软件领域的知名企业,产品覆盖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大环节,可为电网、核电、水电、火电、光伏、石油石化、冶金建材等行业提供电气工业设计软件解决方案。通过本次收购,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将提升在电力电网等相关行业领域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技术储备,使旗下产品的行业适用性进一步提升;并有望整合双方研发资源,加快产品迭代升级速度。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电力电网、数字城市、轨道交通、新 能源、冶金、石化、城市市政、建筑及新型基础设施等行业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开拓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具行业适用性的产品与服务,促进公司 2D/3D CAD 产品的销售,同时为公司探索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前值为2.65亿元)、2.26亿元(前值为3.60亿元)、3.30亿元(新增),EPS 分别为1.98元、2.61元和3.49元,对应4月 28 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约为98.7、74.9、55.9倍。公司是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在智能制造、正版化和国产化的推动下,公司业务迎来发展良机。公司2022年业绩虽承压,但2023年一季度业绩已呈现恢复增长态势。2023年一季度,公司国内市场增长势头良好,海外业务表现亮眼。公司拟收购北京博超,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推进,并已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央企等单位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企业端将是软件正版化的重要市场。因为公司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软件属性,如果未来企业端的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业务的拓展。(2)公司3D CAD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不达预期。公司3D CAD在机械零部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目前还不能满足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精准度、高复杂度的3D设计场景,公司三维CAD产品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如果公司3D CAD产品不能持续迭代和更新,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3D CAD产品向高复杂度设计场景的拓展,公司3D CAD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3)公司CAE业务发展进度不达预期。公司CAE 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在商业市场取得了初步的验证和客户的认可。但如果CAE系列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CAE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