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模式拓展延伸,设备+服务协同发展。1998 年以来公司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单一动力总成测试设备生产制造延伸出研发设计阶段的测试服务业务,并进一步协同设备和服务,提供系统化的工程咨询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动力总成测试设备和测试服务。分业务数据看,测试设备的营收及盈利占据主导地位,约占70%左右,但测试服务板块增长迅速。此外,组合导航产品放量在即,是公司未来重要盈利增长点。
测试设备:电动化下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迎来爆发良机。下线测试设备:新能源产量攀升拉动测试设备需求,预计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90 万辆,2021-2025 年CAGR+29.3%。据测算,国内2022-2025E 年测试设备总产值38/41/43/44 亿元,增速7.9%/7.0%/5.0%/3.2%。其中新能源测试设备市场空间高速增长,2021-2025E 期间CAGR+29.3%,市场空间占比从2021 年15.1%上升至2025 年33.7%。下线测试设备:国产下线设备对比外资具备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以及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在公司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后进口替代效应持续。公司测试设备因其技术能力及项目经验具备一定溢价能力,测试设备毛利率对比同业处于较高位置。
测试服务:技术+研发周期缩短牵引市场规模扩容,公司的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测试服务市场规模扩容:未来新发布车型数量持续上涨,叠加高端测试项目需求提升,预计测试服务市场规模将加速扩张。据测算,国内2022~2025 年测试服务总产值约为201/308/335/349 亿元,同比增速为43.2%/53.4%/8.8%/4.3%;公司市占率有望提升:公司作为测试服务提供商取得多项国家及行业的资格认证,有利于加强客户信任,扩大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抢抓下游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积极拓建测试实验室数量,并向海外延伸,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测试服务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惯性导航:汽车智能化成就百亿市场空间。惯性测量单元芯片(IMU)是惯性导航系统(INS)的主流硬件,不依赖外部接受信号,通常与GNSS-RTK/GPS 技术结合使用。未来IMU 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包括辅助驾驶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标配,我们分析预测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80 亿元,短期内将进入IMU市场的高度发展期。公司以算法软件优势切入惯导市场,对比竞争对手产品具有性能和性价比的优势,未来随产业化的逐步推进,惯导业务将成为公司重要盈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现有的主营业务有望核心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惯导业务未来市场空间超百亿元,且公司具有先发布局卡位优势。我们分析预测22/23/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73、1.28、2.08 亿元,同比增速25%/76%/63%.综合考虑,首次覆盖,给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建不及预期;在研项目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