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4 月25-26 日,凯赛生物发布2022 年度报告及2023 年一季度报,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1 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归母净利润5.53 亿元,同比下降6.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1 亿元,同比下降5.3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95 元/股。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同比下降23.56%,实现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下降67.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6 亿元,同比下降72.8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 元/股。
一季度业绩短期承压,消费需求复苏业绩有望持续改善疫情扰动下需求疲软拖累下游推广,公司保障稳定生产,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24.41 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归母净利润5.53 亿元,同比下降6.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1 亿元,同比下降5.39%。分季度来看,2022Q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环比增长9.9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0.67 亿元,环比下降55.2%。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 亿元,同比下降23.56%,环比下降16.23%,实现归母净利润0.57 亿元,同比下降67.09%,环比下降14.38%。2022 年在新冠疫情反复下,各地工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长链二元酸、聚酰胺等主营产品开工率不及预期;同时,疫情影响下需求疲软,聚酰胺等产品的推广进展节奏有所放缓。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公司保障稳定生产,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基本保持业绩稳定。
2023Q1 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公司业绩承压。未来随癸二酸放量、聚酰胺推广工作有序开展叠加下游消费需求复苏,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长链二元酸经营稳健,生物法癸二酸投产贡献增量生物法长链二元酸产能持续放量,产品有望继续主导市场。公司是全球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主导供应商,目前拥有生物法长链二元酸7.5 万吨产能,是全球唯一可以量产DC10-18 的企业。同时,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区项目中年产4 万吨生物法癸二酸项目已于2022 年三季度建成并开始生产。目前癸二酸传统生产方式为蓖麻油水解裂解制取,全球市场规模约为11 万吨,2024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约13 万吨。公司该项目是全球首创的生物法癸二酸产业化项目。随着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和癸二酸产能投产,预计公司将继续主导全球长链二元酸市场。
产品持续创新突破关键产业化技术,生物基聚酰胺放量在即聚酰胺复合材料突破关键产业化技术开发,下游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及生物基聚酰胺功能材料等领域所积累的生物制造技术基础上持续研发,不断改进菌种及纯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高温聚酰胺、连续纤维增强型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已经进入到样品试制阶段,有望进入“以塑代钢、以塑代铝、以热塑代热固”,替代金属、替代热固型材料的大应用场景,例如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设备,有轻量化需求的新能源汽车、高铁、集装箱等交通运输设施,综合阻燃保温建筑材料等众多复合材料类下游产业。公司在山西综改区规划的年产50 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 万吨聚酰胺产能按计划进行,有望与园区新建的30 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等项目实现生产、应用协同,加速带动公司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下游应用场景落地,拓展聚酰胺的应用领域,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
AI 技术助力打造产品矩阵,纵深布局合成生物学赛道AI 技术引入生物制造研发体系,有望推进合成生物学加速进入产业兑现期。公司入股国内顶尖的AI 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分子之心,在业务层面展开深度合作。公司将AI 技术引入生物制造研发体系,会从科学源头出发,大幅度提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效率,借助分子之心自研的AI 蛋白质优化与设计平台MoleculeOS,融合自身在合成生物领域的20 余年产业经验,联合推动合成生物学产线升级和新品研发,智能化升级生物制造全流程。基因编辑、人工智能(AI)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设计等技术的突破显著提高了合成生物学的底层研发效率,近年来发展迅速,正在逐步成为生物制造的核心技术,公司与分子之心合作开展生物制造研究有望推进合成生物产业加速进入产业兑现期,同时有望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矩阵,为业绩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投资建议
据公司2022 年度报告,我们调整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10.21、15.34 亿元,同比增速为31.5%、40.3%、50.2%(2023-2024 年前值为10.27、13.98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43、30、2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新产品开发进度及销售不确定性的风险;(2)在建项目及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3)核心技术外泄或失密风险;
(4)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