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新能源行业近十年,2017-22 年营业收入CAGR 超40%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换电设备龙头,深耕新能源行业近十年。2017-2022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CAGR 约为40%和32%,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公司在聚焦汽车电子等核心业务的同时,换电业务与锂电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约13.2 亿,归母净利润1.27 亿,近年来营收利润均呈高增长态势。
换电站业务:2025 年设备市场空间超253 亿,未来四年CAGR 超126%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带动换电需求不断提升。新能源商用汽车换电频次高、电池规格统一,换电模式已逐渐成熟;新能源乘用车随着数量的增长与换电标准的统一,换电模式也将逐渐成型。我们预计2022-25 年国内换电市场规模别为28亿元、53 亿元、113 亿元、253 亿元,到2025 年换电站销量将超1 万台,乘用车、商用车换电站市场规模分别为86、167 亿,四年行业年复合增速超126%。
锂电设备:4680 大圆柱趋势确立,公司大圆柱设备有望弯道超车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特斯拉领衔的 4680 大圆柱有望在 2023 年启动大规模量产。预计2025 年全球4680 装机量将达到250GWh,三年CAGR 超330%,届时4680 渗透率有望达到17%。公司前瞻性布局圆柱电池领域,从小圆柱到大圆柱的延伸性技术优势有望带来弯道超车机遇。
成长路径: 以智能制造为基石,拓品类+提份额把握换电等高成长赛道机遇1)行业扩容+市占率提升,换电设备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换电设备领域公司借行业高速发展东风,已具备先发优势。凭借产能足+技术全+适配车型多等优势,已初步建立在换电领域的护城河。公司换电站在商用车和乘用车方面均有布局,适配车型覆盖范围广,盈利能力强,先发优势有望助力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2)以汽车智能制造为“压舱石”,技术延展性突出。公司深耕汽车智能制造十余年,全球前十大零部件厂商中绝大多数企业均为公司客户。基于多年的研发经验,公司以智能制造技术为基石,技术延展性突出,助力业务布局持续拓展,未来有望凭借换电设备、锂电设备等各类创新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024 年公司营收为13.2、26.7、48.7 亿元, 同比增长75%、102%、82%;净利润为1.3、2.5、4.1 亿,同比增长109%、93%、65%,对应PE 为50、26、16 倍。公司换电设备业务具备先发优势,乘行业东风即将起航。锂电设备及汽车智能业务技术积累深厚,产品升级+横向拓展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2021-2024 年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8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及预期;换电站盈利效果不及预期;4680 渗透率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