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国内CMP 抛光液、光刻胶去除剂细分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领先,客户资源优质。上半年公司产品放量提升,多款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公司发展亦处于快车道,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1.39/1.79/2.16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2.61/3.36/4.06 元/股,参考半导体材料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2022 年85 倍PE 是公司合理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286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 年H1 营收同比+47.60%,归母净利润同比+44.93%。公司2021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3 亿元,同比+47.60%;实现归母净利润0.72 亿元,同比+44.93%;扣非后归母净利0.34 亿元,同比-29.72%。其中Q2 实现单季营收1.64 亿元,同比+71.62%,环比+37.82%;Q2 实现归母净利润0.70 亿元,同比+167.20%,环比+3400.00%;Q2 扣非归母净利0.27 亿元,同比+2.25%,环比+237.50%。
公司上半年业绩上升主要得益于成熟产品放量及多款新产品通过论证实现销售使得客户用量上升;净利增速小于营收增速主要系公司为应对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大研发、市场开拓及供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期间费用增加所致。公司上半年在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均取得较大进展。
2021H1 四费费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2.29pcts,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155.09%。费用率方面,公司2021 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95%/9.89%/21.91%/1.06% , 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了-0.26/+2.60/+3.68/+6.27pcts;其中,研发费用率涨幅较大,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人力成本及物料消耗增长较多所致;财务费用率增加主要系汇率大幅波动导致净汇兑损失所致;四费费率合计为37.81%,较上年同期25.52%增加12.29 个pct。现金流方面,公司2021 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 亿元,同比+228.68%,主要系结构性理财到期返回及上期支付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投资款等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 亿元,同比-320.31%,主要系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及原材料备货增长等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36 亿元,同比+155.09%。
横向拓宽产品品类,加快抛光液全面布局。在化学机械抛光液板块,公司全面开展全品类产品线布局,加速建立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供应能力。铜及铜阻挡层抛光液方面,持续优化已量产的14nm 技术节点及以上产品的性能及稳定性,扩大应用范围;10-7nm 技术节点的技术平台正与多家客户紧密合作进行测试优化;开发用于128 层以上3D NAND 和19/17nm 以下技术节点DRAM 用铜及铜阻挡层抛光液。钨抛光液方面,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完善产品平台;相关产品在3D NAND 和DRAM 全面量产,在Logic 上测试验证。介电材料抛光液方面,以二氧化铈为基础的抛光液产品在模拟芯片领域已实现量产销售,在逻辑芯片领域处于客户论证阶段;应用于第三代宽带半导体的抛光液配合客户项目试生产需求,进展顺利。另外,全资子公司安集投资已与国内具备优质研发及生产资质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山东安特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并展开实质性合作,加速建立关键原材料硅溶胶的自主可控生产供应能力。
纵向提升研发能力,攻克湿化学品技术难关。在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板块,公司在原有光刻胶去除剂板块基础上战略性拓展产品线布局,致力于攻克领先技术节点难关。铝制程及铜大马士革工艺刻蚀后清洗液已量产并应用于8 英寸、12 英寸逻辑电路、存储器件及特色工艺等晶圆制造领域;28nm 技术节点后段硬掩模铜大马士革工艺刻蚀后清洗液技术已在重要客户上线稳定使用,品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4nm-7nm 技术节点后段硬掩模铜大马士革工艺刻蚀后 清洗液的研究及验证正按计划推进中;光刻胶剥离液已广泛应用于后道晶圆级封装等超越摩尔领域;抛光后清洗液方面已量产并应用于12 英寸芯片制造领域,持续针对新的应用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性能,目前处在客户端测试论证中。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自建、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产品及原料的自主可控。
风险因素:产品研发及导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波动。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CMP 抛光液、光刻胶去除剂细分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领先,客户资源优质。上半年公司产品放量提升,多款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
伴随行业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快,公司发展亦处于快车道,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2/2023 年净利润预测为1.39/1.79/2.16 亿元,对应EPS 预测分别为2.61/3.36/4.06 元,参考半导体材料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2022 年85倍PE 是公司合理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286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