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2H1 营收约19.7 亿元,YoY+47.1%;新增订单约30.6 亿元,YoY+62%;预计同期归母净利为4.2-4.8 亿元,YoY+5.89%至+21.02%;预计同期扣非归母净利为4.1-4.5 亿元,YoY+565.42%至+630.34%。
经测算,Q2 营收预计为10.21 亿元,YoY+39%,归母净利为3.03-3.63 亿元,YoY+17%至+40%,扣非归母净利为2.24-2.64 亿元,YoY+339%至+418%。
克服疫情影响,Q2 业绩维持高增
1)Q2 维持Q1 高增态势:22Q1 公司营收9.49 亿元,YoY+57%,扣非归母净利1.86 亿元,YoY+1578%,22Q2 公司面对疫情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生产,实现单季营收YoY+39%,扣非归母净利YoY+339%至+418%,仍实现高速增长。2)公司进入业绩加速期:16-21 年公司营收CAGR 为38.5%,而22Q1/Q2 公司营收增速达到57%/39%,高于过去5 年平均增速,也高于21Q1/Q2 营收增速46%/30%。22H1 公司新签订单30.6 亿元,YoY+62%,仍显现良好成长性。3)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1Q1-22Q1 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0.9%/43.5%/43.3%/44.7%/45.5%;据预告,公司22H1 毛利同比仍实现大幅增长。
CCP 刻蚀市占率持续提升,ICP 刻蚀趋于成熟1)CCP:21 年CCP 刻蚀设备付运298 腔,同比增40%,产品批量使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IC 产线,在部分客户市占率已进入前三。在先进逻辑方面,公司成功取得5nm 及以下产线的重复订单,存储电路方面,公司设备在64 层、128 层3D NAND 产线得到广泛应用,该产品有望伴随3D NAND 工厂产能爬升而实现稳步增长。此外,针对成熟工艺高景气,公司于21M6 推出首台8 寸CCP 刻蚀,有望充分把握功率半导体等领域的需求景气。2)ICP:公司ICP 设备已在超过15 家客户产线的100 多个ICP 刻蚀工艺上进行验证,在部分工艺已实现量产。公司在ICP 设备上已顺利交付180 台反应腔,其中21 年付运134 腔,同比增235%。
MOCVD 有望充分把握MiniLED 和第三代半导体高景气22Q1 公司MOCVD 收入0.42 亿元,YoY-69%,主要系新签署的MiniLED MOCVD 规模订单在Q1尚未确认收入。1)蓝光照明及LED 外延:公司蓝光照明Prismo A7 以及深紫外LED 外延片Prismo HiT3 产品,持续服务客户。2)MiniLED:公司用于MiniLED 量产的MOCVD 设备Prismo UniMax21 年已收到订单超过100 腔,有望在22 年贡献收入,此外公司还在开发针对MicroLED 应用的MOCVD 设备。3)第三代半导体:公司研发的GaN 功率器件用MOCVD 设备,目前已交付国内外领先客户验证,同时启动了碳化硅外延设备的研发。当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厂商大举扩产,有望强劲拉动对公司相关MOCVD 设备的需求。
募投项目和新设备布局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21 年公司完成82 亿元的定增项目,用于3 大项目。其中临港基地主要承担现有产品的改进升级,22M4 临港厂房完成结构封顶;南昌基地主要承担较为成熟产品的大规模量产,至22M6 14 万平米的基地已全面封顶,计划于2022 年内陆续投入生产;总部及研发中心则承担更高端的ICP、CCP、MOCVD 设备研发,以及HPCVD、导体薄膜LPCVD、ALD、EPI 等设备的开发。此外,公司21Q1 完成对睿励仪器1 亿元的增资事项,使得公司得以进入检测设备领域。
综合来看,公司通过募投和外部入股的方式,有望拓宽公司产品范围,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2/23/24 年归母净利11.8/15.4/19.4 亿元的预测不变,对应PE 为58/45/35 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刻蚀、MOCVD 设备领军企业之一,技术实力国内领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景气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客户处产品验证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