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披露2021 三季报业绩:
2021 年前三季度:收入16.6 亿(YOY+34.1%);归母2.1 亿(YOY+378.8%),扣非1.1亿(转正)。
2021 年单Q3:收入5.6 亿(YOY+6.4%),归母0.6 亿(YOY+101%),扣非0.4 亿(YOY+123%);同比19 单Q3,收入+11.5%,归母+4.1%。
业务拆分:B 端基本盘稳定,预计缺芯略影响C 端①B 端业务:预计收入约3 亿+,为公司利润主要来源。电影业务预计略受疫情影响,但影院点位数量仍持续顺利拓展,当前光峰在影院安装套数累计已达24000 万台。另工程商教应有稳步增长。
②C 端业务:预计收入2 亿+(据第三方线上销售数据估算)。其中自有品牌占比预计持续提升,但缺芯对C 端仍有较明显影响。参考淘系、魔镜数据,我们预计Q3 峰米自主品牌天猫京东合计+28%。
后续展望:激光微投吹响C 端号角
公司发布激光短焦投影R1Nano+长焦便携激光投影X1,性能显著领先LED 竞品。两款新品:①体积表现亮眼,均可单手握持;②参数相较同类LED 产品大幅提升,其中R1NANO 相较当前市面主流LED 短焦产品,实现了价格相近,亮度提升1/2;X1 相较同体积便携LED 微投,实现了价格砍半,流明增加近1000ANSI。
我们认为,两款新品的推出有望成为投影行业激光光源替代LED 光源的节点性信号。
今年来看,峰米新品主走差异化,产品定位上未锚定对标极米H 系列和Z 系列等主流产品定位,反而差异化推出短焦激光微投、便携投影等。公司打法为强调激光便携属性,从差异化领域着手突围超车。
对后续激光光源投影产品的表现,我们持续乐观:
①芯片供应紧张缓解后,预计公司将推出更全种类的差异化激光新品;②当前产品已充分证明激光相较于LED 的体积、亮度优势。
在激光成本的下降上,我们也看到持续性进展:
①激光器:除日亚、三菱外的其他供应厂商开始出现(欧司朗、夏普、USHIO 等),竞争加剧有望推进降本。同时国产厂商三安光电预计2021Q4 实现4.0w 蓝光激光器量产,国产替代进度可见。
②光处理芯片:国产慧新辰自研的LCOS 芯片已应用在量产投影产品中(优丽可T1,售价1499 元,亮度35ANSI),但从具体产品参数上可见,当前LCOS 的性能/成本与美国TI 的DLP 方案相比仍有差距,后续仍需关注性能进步。
③镜头:联合光电募投计划扩产200 万套投影镜头产能,另有昇阳光学等国产新进入者百花齐放。
3-5 年维度上,我们看好激光相较LED 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拉大,后续标杆性产品的推出有望树立重要节点信号。
投资建议:买入评级。
公司独创激光荧光显示底层技术ALPD,相关应用场景多元,渗透率低。我们认为,2021 年有望成为公司正式向消费级市场转型迈进的转型之年,进而实现盈利/空间的进一步打开,实现“从10 到N”的飞跃成长。
考虑今年疫情反复影响B 端展业+高端芯片紧张影响C 端出货,我们对收入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1-22 年收入24.9、35.1 亿(前值31 亿、46 亿),YOY+28%,41%;归母2.5、3.2 亿(前值2.5、3.3 亿),YOY+123%、+27%。
风险提示:激光C 端普及不及预期、自有品牌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