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概述
公司公告了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3-3.4 亿元,同比增长452.67% -526.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5-2.75 亿元,同比增长382.94% -465.15%。
二、分析与判断
21Q2 单吨净利提升,得益于前驱体自供率提升公司21Q1 出货约0.8 万吨,单吨扣非净利1.1 万元;21Q2 我们预计出货1.3 万吨左右,单吨扣非净利达到1.3 万元/吨,主要得益于前驱体自供率逐步提升。公司向上积极一体化,前驱体分部21Q1 开始由亏转盈,预计2021 年底前驱体产能将增加至5 万吨以上,自供率达到30%左右,2025 年规划产能达20 万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按中值估算,21H1 有非经常性收益0.65 亿元,其中预计比克坏账转回影响0.3 亿元左右。
公司积极扩产,首先受益于高镍渗透率提升
公司是高镍龙头,2020 年国内高镍正极市占率超过50%,已进入快速扩产期,年初产能为4 万吨,年中已到6 万吨,年底将达到12 万吨以上,2022 年出货有望超过12 万吨,远期规划超过30 万吨。公司扩产速度快于行业、单吨投资额低于行业,将首先受益于高镍渗透率提升。
公司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与宁德时代采用类似体系公司钠离子正极材料2020 年已进入小试阶段,产品可使得相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于110Wh/kg,循环次数大于6000 次,倍率性能优于3C,有望帮助公司卡位未来需求。
从公司公布的“一种原位碳包覆的高倍率大尺寸普鲁士蓝类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来看,我们预计公司采用普鲁士蓝正极体系,而CATL 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中展示的正极材料微观结构采用了普鲁士白,普鲁士白为亚铁氰化亚铁,是普鲁士蓝(亚铁氰化铁)的还原产物。公司是CATL 高镍正极的主要供应商,我们预计CATL 占公司2021 年全年出货中的60%左右,双方在材料体系领域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合作,我们预计未来在钠离子电池正极领域公司也有望与CATL 继续合作。
三、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2021 年上半年单吨净利快速提升,以及对钠离子电池的提前卡位,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至7.44、15.41、22.62 亿元(此前为7.07、13.80、19.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107%、47%,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 年 PE 分别为73、35、24 倍。参考 CS 新能车指数163 倍PE(TTM),考虑到公司是高镍三元龙头,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一、事件概述
公司公告了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1H1 实现归母净利润3-3.4 亿元,同比增长452.67% -526.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5-2.75 亿元,同比增长382.94% -465.15%。
二、分析与判断
21Q2 单吨净利提升,得益于前驱体自供率提升公司21Q1 出货约0.8 万吨,单吨扣非净利1.1 万元;21Q2 我们预计出货1.3 万吨左右,单吨扣非净利达到1.3 万元/吨,主要得益于前驱体自供率逐步提升。公司向上积极一体化,前驱体分部21Q1 开始由亏转盈,预计2021 年底前驱体产能将增加至5 万吨以上,自供率达到30%左右,2025 年规划产能达20 万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按中值估算,21H1 有非经常性收益0.65 亿元,其中预计比克坏账转回影响0.3 亿元左右。
公司积极扩产,首先受益于高镍渗透率提升
公司是高镍龙头,2020 年国内高镍正极市占率超过50%,已进入快速扩产期,年初产能为4 万吨,年中已到6 万吨,年底将达到12 万吨以上,2022 年出货有望超过12 万吨,远期规划超过30 万吨。公司扩产速度快于行业、单吨投资额低于行业,将首先受益于高镍渗透率提升。
公司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与宁德时代采用类似体系公司钠离子正极材料2020 年已进入小试阶段,产品可使得相应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于110Wh/kg,循环次数大于6000 次,倍率性能优于3C,有望帮助公司卡位未来需求。
从公司公布的“一种原位碳包覆的高倍率大尺寸普鲁士蓝类钠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来看,我们预计公司采用普鲁士蓝正极体系,而CATL 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中展示的正极材料微观结构采用了普鲁士白,普鲁士白为亚铁氰化亚铁,是普鲁士蓝(亚铁氰化铁)的还原产物。公司是CATL 高镍正极的主要供应商,我们预计CATL 占公司2021 年全年出货中的60%左右,双方在材料体系领域一直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合作,我们预计未来在钠离子电池正极领域公司也有望与CATL 继续合作。
三、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2021 年上半年单吨净利快速提升,以及对钠离子电池的提前卡位,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至7.44、15.41、22.62 亿元(此前为7.07、13.80、19.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9%、107%、47%,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 年 PE 分别为73、35、24 倍。参考 CS 新能车指数163 倍PE(TTM),考虑到公司是高镍三元龙头,维持“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四、 新能车终端销售不及预期;三元高镍渗透率不及预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不及预期。
新能车终端销售不及预期;三元高镍渗透率不及预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