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面板检测设备,半导体打开成长空间:公司为国内领先的面板检测设备供应商,传统业务以OLED 面板检测为主,收购欧立通加码穿戴设备检测,并积极开拓半导体、微显示、新能源车相关检测设备。
根据公告,在半导体上,公司主打SOC、射频测试机以及SiP 测试机,其中公司的SOC 测试机可满足32 位MCU、高像素CIS、指纹、复杂SOC 芯片CP 测试,多项指标可对标同类型海外畅销机型,且于近期完成了客户端批量装机。在射频测试机上,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研发Sub-6G 射频矢量信号收发板卡的厂商,打破了国内在5G 射频专用测试领域完全依赖进口设备和进口射频矢量板卡的局面,并获得韦尔股份批量订单。在SiP 上,公司推出了PXIe 测试机搭载并测128 工位SLT 分选机的测试解决方案,目前已被可穿戴设备的歌尔电子等上游SIP(先进封装)厂商认可进入大规模采购阶段。公司半导体测试事业从无到有,已成功渡过技术研发期和客户开拓初期,除苹果手机定制BMS 芯片测试设备以外已有四款标准测试机和两款标准分选机形成了批量销售收入。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国内一二线大型封测厂及独立第三方测试工厂客户,推进公司标准测试设备的装机量,充分受益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的国产替代化趋势。
Mirco OLED、新能源车检测前景可期:Micro OLED 技术将OLED附着于硅晶圆上,可实现超高分辨率,是目前最契合AR/VR 近眼显示的技术。公司在Micro OLED 检测设备布局业内领先,相关产品已经获得了下游客户索尼及国际消费电子终端客户验证,正在配合下游客户为后续的产品量产进行前期的研发试做,未来有望充分受益MicroOLED 在AR/VR/MR 应用中的普及。在新能源车上,根据公告,公司已形成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公司已经获得了特斯拉的供应商资格,并且已经有设备交付给上海特斯拉。除特斯拉以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国内一线电动车厂的合作,匹配客户需求。
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据 SEMI 数据,后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 2020 年 为 60.1 亿美元,预计 2021/2022 年为 75.8/80.3亿美元,同比增长 26.3%/5.9%。在后道测试设备中,2020 年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分别占比63%、17%、15%,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38亿美元、10 亿美元、9 亿美元。在测试机中,2020 年SoC、存储、模拟、射频测试机占比分别为58%、22.5%、15%、4.5%。目前,全球测试设备市场绝大部分被爱德万、泰瑞达、科休等海外厂商占据,国内 在模拟测试机上率先突破,国产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SoC、存储、射频测试机上基本处于空白,公司瞄准占比较高的SoC 以及射频测试机,产品布局国内领先,未来有望充分受益后道测试设备国产替代趋势。
发行可转债加码穿戴、微显示、SiP 检测设备: 公司可转债顺利发行,募集资金总额8 亿元,主要用穿戴设备、微型显示以及SiP 相关检测设备。其中“新建智能自动化设备、精密检测设备生产项目”一期主要投资智能手表检测及组装设备,二期投资无线耳机检测设备,此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巩固公司在智能手表检测的优势,还可以丰富公司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产品体系,充分把握穿戴设备市场需求的高增长。在微显示方面,公司的“新型微显示检测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
瞄准Micro OLED 市场,发挥公司在平板检测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助力公司卡位Micro OLED 黄金赛道。另外,此次可转债还将投资“半导体SIP 芯片测试设备生产项目”。随着晶圆代工制程的物理极限临近,封装技术对芯片性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主流晶圆代工厂商均开始布局SIP 等先进封装技术。通过此次可转债加码SiP 检测设备,将进一步强化公司领先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SiP 封装的快速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83亿元、25.18亿元、30.1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 亿元、4.05 亿元、5.51亿元,EPS 分别为0.75 元、0.92 元和1.25 元。参考半导体设备指数(8841321.WI)2022 年的PE 55 倍(按照wind 一致预期,截止2022年1 月4 号),给予目标价50.60 元(对应2022 年55 倍PE),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