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9 亿元(同比+12.83%),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10.17%),扣非归母净利润1.17 亿元(同比+19.78%)。单二季度,实现营收12.12 亿元(同比+15.13%),归母净利润0.58 亿元(同比+0.17%),扣非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20.8%)。
评论:
剔除防疫物资影响,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为20+%。报告期内,分品类看,公司处方药同比+16.23%、非处方药同比+19.68%、中药材同比+15.96%,均保持15+%以上的较快增长;医疗器械同比-21.86%,主要为防疫物资销售下降所致。
我们认为,公司营收较正常年份偏低,主要原因为受防疫物资占比下降影响。
若剔除4 类防疫物资(即医疗器械品类中防护、急救、诊断检测、医护用品)后进行计算,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为20.57%。
新店、次新店占比超过30+%,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驱动力。报告期内,公司门店总数为2416 家(较2020 年末同比+13.43%),本期新增门店308 家,其中自建230 家,收购78 家,关闭22 家,净增门店286 家,其中川渝桂市场门店增长20.00%,快于云南省内。目前公司1 年以内新店550 家(占比22.76%),2 年以内次新店208 家(占比8.61%),新店+次新店合计占比为31.37%,处于较高水平。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快速自建扩张,门店逐步成熟,新店转次新店、次新店转老店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驱动力(根据行业单店规律,新店转次新店能带来翻倍的营收增长,次新店转老店能带来50%左右的营收增长)。
期间费用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医药零售毛利率为33.89%(同比+1.37%pcts),略有提升的主要原因为1)医疗器械毛利率+7.19pcts,主要为防疫物资等低毛品类销售占比下降所致;2)其他业务毛利率+15.59%pcts,主要为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促销活动较少,今年已恢复正常。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5.21%(同比+1.99%),略有上涨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规模的提升,第三方平台服务费随之增长所致;2)社会整体劳动力成本上涨传导至用工成本上涨。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鉴于公司经营稳定,业绩增速较快,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0/3.51/4.15 亿元,对应EPS 为5.66/6.63/7.83元。公司现金流稳定,采用DCF 法估值,维持目标价138 元和“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个人医保账户政策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