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和2021 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 年实现营业收入10.28 亿元,同比增长16.21%;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同比增长2.86%。2021Q1 实现营业收入3.26 亿元,同比增长100.44%;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同比增长134.06%。
简评
2020 年业绩增长稳健,航空航天锻件业务增长较快2020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8 亿元(+16.21%),归母净利润1.67 亿元(+2.86%)。航空航天锻件实现营收3.29 亿元,同比增长 47.72 %,主要由于航空产品增长较快;石化锻件营收2.65 亿元,同比下降 4.43%;电力锻件营收2.54 亿元,同比增长72.57 %,主要是核电产品增长所致;其他锻件营收0.91 亿元,同比下降 42.06%,主要是舰船产品下降所致。同时根据年度利润分配报告,向全体股东按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5.2 元,共计派发0.56 亿元。作为国内航空航天等高端锻件领域龙头企业,伴随着十四五期间的行业高度景气,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能力来看,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9.51%(-3.04pcts),净利率为16.70%(-1.98pcts)。期间费用率为6.50%(-1.12pcts),其中,销售费用为0.22 亿元( -32.31%),费用率为2.14%(-1.54pcts),主要是调整主营业务成本所致;管理费用为0.42亿元(+26.17%),费用率为4.06%(+0.32pct);研发费用为0.43亿元(+38.10%),费用率为4.18%(+0.66 pct),主要是公司加大对核电、航空产品的研发投入。
2021Q1 业绩大幅增长,看好公司全年成长性
2021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 亿元(+100.44%);归母净利润0.56 亿元(+134.06%),主要是由于航空航天业务增长及强化内部管理所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91.19%、104.16%、89.32%;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170.44%,应收账款较期初增长26.38%,合同负债较期初增加 115.57%,表明目前订单状况良好;我们判断,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国防及能源安全的进一步发展,公司全年成长性较好。
不断开拓市场,航空航天、核电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展公司在开拓市场方面,聚焦客户需求,在航空业务方面,2020 年参与罗罗和 GE 航空的全球采购竞标,目前已和罗罗、GE 航空分别签订了 11 年和 5 年的长协,协议覆盖多种畅销机型,并首次将钛合金风扇机匣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市场,同时抓住国内航空需求增长的契机,在高温合金、钛合金产品开发上取得突破;在航天业务方面,围绕导弹、运载火箭、航天飞行器等重大装备需求,开展新一代轻合金材料尤其是铝锂合金、镁合金锻件开发并取得突破,积极发挥异形薄壁高筒件制造优势,进一步拓展航天市场;在核电市场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四代核电产品研发,完成了东重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等关键组件高技术性能要求锻件的研发,并批量供货,实现了以上锻件的国产化,在核电产品制造业内崭露头角。
募投项目进一步提高公司装备能力,巩固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锻造装备和锻造工艺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及成品率等重要指标。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改投入,目前已拥有多台压力机,0.6m-10m 多台精密数控辗环机,并拥有加热炉、热处理炉、金属切削设备、理化检测设备等,可加工从普通碳钢、不锈钢、合金钢到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多种材质,环件产品可覆盖外径 200~10000mm,高度 30~1600mm 的所有规格尺寸。尤其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建设投产,新增的德国西马克 7000T 锻压机和 10m 辗环机,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装备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生产工艺方面,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熟练掌握了设计、锻造、机加工、热处理、检测工艺等在内的全工艺流程,尤其是在最核心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中,通过中间坯设计、余量控制、等多种工艺技术,可实现对锻件各项参数的精确控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航空航天业务增长显著,看好全年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几家可为航空发动机、航天运载火箭及导弹、卫星、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提供配套特种合金精密环形锻件产品的民营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已进入中国航发、航天科技等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大集团的供应链体系,看好公司持续提升业务规模。预计公司2021 年至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 亿元、3.36 亿元、4.75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4.83%、39.24%、41.29%,相应2021 年至2023 年EPS分别为2.23、3.11、4.39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2、23、1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2、军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