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断增强的国内玻纤二线龙头:公司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贵金属加工、发电供热于一体,是国内玻纤行业“三大三小”骨干企业之一,目前玻纤产能位居全国第四,根据卓创统计,公司玻璃纤维纱总产能约39 万吨。公司近年来收入和盈利规模持续扩张。2013 年-2019 年营业总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和22%,玻纤产品是公司收入和毛利的主要来源,占比超过80%。临矿集团持有发行前65.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山东省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玻纤行业:强者恒强仍是长期趋势,中期景气底部反弹。(1)玻纤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经历景气波动、产业政策严格化的持续洗牌,行业已经形成了“三大企业(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三小企业(山东玻纤、四川威玻、长海)-其他企业”的竞争格局。当前陡峭的成本曲线源于龙头企业通过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实现的生产效率优势以及管理优势,反映在企业间生产环节的能耗、劳动生产率与要素成本的显著差距。长期成本优势所积淀的巨大资本资金优势会使得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延续并深化,落后者的后发赶超是较为困难的。但对于以山东玻纤为代表的二线企业而言,近两年成本与龙头企业的差距有所缩小,公司成功实现IPO 将显著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公司借此机遇将进一步巩固在第二梯队中的竞争地位,拉开与后续梯队企业的差距,加速对龙头企业的追赶步伐。(2)短期行业库存持续去化,得益于风电、基建等领域内需强劲拉动,以及外需的止跌企稳,行业已经走出最差的时期。中期外需预期进一步改善,判断成本支撑以及中期供需改善将推动行业景气底部回升。
公司:生产与研发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近五年来,公司一方面持续进行产能扩张,玻纤纱设计年有效产能从2015 年的18.6 万吨增长至2020 年的33万吨(公司披露口径)。另一方面公司也在推动池窑的大型化、数字化,在生产效率上追赶龙头企业。得益于技改效率提升,无碱纱单位成本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在单位材料、能源动力、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的全方位压缩上,合计降幅约500 元/吨,劳动生产率由2015 年的108 吨/人提升至2019 年的158 吨/人。此外,公司自有热电业务提供了显著的电力要素成本优势,预计能为公司带来近100 元/吨玻纤的生产成本优势。(2)公司原纱-制品产业链布局,产品线日趋完善,可以满足玻纤下游主流应用领域以及部分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公司2015 年与全球龙头OC 签订8年长期合作协议,持续为欧文斯科宁(OC)提供Advantex 玻纤产品和在线短切产品,同时由 OC 派驻技术人员帮助公司改善提高和维持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将加速公司工艺技术提升和突破。(3)公司高度重视产学研,自身研发实力持续增强。研发投入占收入的3%以上,在主要产品工艺上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同时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提升管道、板材、汽车等领域产品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水平,可以进一步满足下游高端产品的需求。
财务分析:(1)山东玻纤与巨石、泰山吨盈利的主要差距来自于吨毛利的差距,反映公司在产品结构与成本控制方面与龙头企业的明显差距。公司与巨石、泰山等龙头企业整体差距不大,近年来主要是财务费用的差距扩大,上市后有所缩小。(2)此外近年来公司持续资本开支,资产负债率有所上行,明显高于同行,IPO 完成后融资能力的增强也有望加速资本结构改善。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 亿元、2.09 亿元和2.52 亿元。考虑发行新股的摊薄,对应EPS 分别为0.29、0.42、0.50 元,按发行价3.84 元测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3.0、9.2、7.6 倍。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