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收188.77 亿元,同增46.82%,归母净利15.79 亿元,同降28.13%,其中2022Q4,营收53.31亿元,同增35.71%,环增17.66%,归母净利0.45 亿元,同降94.75%,环降90.52%。2022 年毛利率15.62%,同降9.44pct,2022Q4 毛利率5.90%,同降24.04pct,环降12.40pct。2023Q1 公司实现营收49.13 亿元,同增26.48%,环降7.84%;归母净利3.64 亿元,同增7.46%,环增706.44%。2023Q1 毛利率为12.29%,同降4.08pct,环增6.39pct。
22H2 胶膜盈利承压、看好23 年量利双升。公司2022 年胶膜出货13.21 亿平,同增36.51%,全年均价12.76 元/平,同增7.3%,测算单平净利约1.1 元,同减49%,盈利下滑主要受2022H2 需求减弱胶膜价格速降+高价粒子库存的影响所致。2023Q1 公司胶膜出货约4.6 亿平,同环增65%/14%,POE 类占比约40%,略有提升,我们测算2023Q1 单平净利约7 毛,环增约6 毛,行业剧烈波动下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得以体现,胶膜盈利迅速回升。2023 年看,硅料价格下行将推动地面电站放量,叠加N 型电池技术快速渗透至30%+,盈利更优的POE 类需求有望高增,我们预计2023 年底公司胶膜产能达25 亿平,全年出货20 亿平+,POE 类占40%+,出货结构优化,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光伏背板上量迅猛,新材料业务多点开花。基于充分的技术积累和精准的市场策略,公司光伏背板与新材料业务持续景气:1)2022 年背板出货1.23 亿平,同增81%,2023 年随海内外分布式市场继续发力,我们预计背板出货2 亿平+,同增60%+,延续高增速;2)2022 年感光干膜出货1.10 亿平,同增7.0%,我们预计2023 年随AI、5G、智能车等增长热点推动PCB 需求提升,公司感光干膜出货增速有望提升至30-50%;3)2022 年功能膜业务稳扎稳打,其中铝塑膜出货600 万平,客户群体自3C 逐步延伸至储能及动力电池,我们预计2023 年随铝塑膜热法工艺稳定出货、同时水处理膜差异化道路获得下游认可,公司功能膜业务有望完成0-1 进程。产能建设来看,公司积极推进新材料业务及原材料扩产,未来产能规模化+核心原材料自供有望推动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胶膜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3-2024 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28.2/36.5/47.8 亿元(前值为35.6/42.3亿元),同比+79%/+29%/+31%。基于公司胶膜龙头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2xPE,目标价67.7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