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3 年一季度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0 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归母净利润2.47 亿元,同比下降11.6%。2023Q1公司实现收入6.50 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归母净利润0.32 亿元,同比下降17.0%。
2022 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新兴领域业务放量优化产品结构。2022 年外部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扰动,全年收入逆势增长9.1%,但利润端下滑11.6%。
2022 年利润下滑主要系外部大环境影响导致费用率提升所致:1)管理费用率提升至12.66%,同比+1.93pct,系2022 年公司人员成本及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等相关支出增加;2)研发费用率提升至7.38%,同比+0.52pct,主要系公司在新产品、新领域加深布局导致研发支出增长;3)销售费用率为8.26%,同比下降0.47pct;4)财务费用率为-0.34%,同比下降0.98pct。
整体看,公司2022 年新领域业务快速增长带来产品结构优化,其中:工厂自动化领域/医疗设备和生化实验仪器领域/移动服务机器人领域/光伏、锂电、半导体领域/智能汽车电子领域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2%/27%/103%/17%/20%。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2022 年毛利率提升至38.20%,同比上升0.54pct,其中运控业务毛利率达到40.63%,同比上升1.19pct。
2023Q1 新产品、新领域加深布局带来研发费用率显著提升,导致短期利润承压,但利于公司长期发展。2023Q1 公司实现收入6.50 亿元,同比下降3.9%;实现归母净利润0.32 亿元,同比下降17.0%。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公司强化新产品开发与新领域布局,导致2023Q1 研发费用率上升至9.45%,较2022 年全年提升2.07pct。同时,公司2023Q1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73%/13.93%/1.16%,较2022 年全年分别提升1.47/1.27/1.50pct。我们认为公司正处于新产品、新领域应用扩张阶段,研发费用率提升虽对短期利润造成负面影响,但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是国内微型控制电机领军企业,看好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天花板。机器人从智能程度来看,只能完成固定命令的程序机器人为第一阶段,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自适应机器人以及能够自主学习和决策的智能机器人分别为第二、第三阶段。第二、第三阶段均需具备灵巧操作能力,配备灵活手指关节。公司作为国内微型控制电机领军企业,在空心杯电机领域具备先发优势,AMP、LIN 及T Motion 等海外子公司形成协同研发与销售网络。未来机器人将创造大量指关节电机需求,公司有望在人形机器人大时代深度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营业收入43.42/53.73/71.1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0/5.46/7.69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为39.0/30.0/21.3X。
长期看公司有望充分享受龙头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加剧;并购公司整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