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7 月13 日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 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3~5.65 亿元,同比增长2.4~2.7 亿,增幅81.2%~106.2%;前两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1.6 亿/3.7~4.1 亿,Q2 环比增加2.1~2.5 亿,增幅132.9%~158.2%,大幅高于wind 一致预期。
电解铝盈利中枢上移带动前端预焙阳极行业利润同步改善。“北铝南移”趋势下,上半年云南、广西等地集中投复产令预焙阳极出现区域性供给紧张,上半年预焙阳极价格再涨48%至7700 元/吨,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上升,后受铝价大跌影响有所回落。按照归母净利及权益产量推算,2021/2022Q1/2022Q2 公司预焙阳极单吨净利分别为405/336/851 元/吨,行业盈利大幅改善为公司二季度业绩增长主要原因。
新增项目陆续释放,产量稳步提升。量上,云南一期60 万吨项目于2021年三季度投产带来产量同比较快增长。根据2021H1、2022H1 分别192、252 万吨在产产能推算,预计2022H1 公司产量约126 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下半年,索通云铝二期年产30 万吨项目计划投产,按照全年260 万吨产量指引,预计下半年产量为134 万吨左右,环比继续增长。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预焙阳极行业龙头地位巩固。下半年,往后看,四川索通豫恒年产35 项目预计2022 年底建成投产。按照一年建设期,新建陇西索通年产30 万吨项目有望于2023H2 投产,公司总规划产能达347 万吨,对应权益产能251 万吨,并力争十四五末达到500 万控制产能,行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预焙阳极龙头开辟负极第二赛道,长期增长空间可期。我们预计2022 年底公司有望正式完成负极公司欣源股份收购,此外,公司规划在甘肃嘉峪关自建20 万吨负极项目,预计新增负极业务有望在2023 年贡献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电解铝行业格局优化及产能地区置换有望提升预焙阳行业长期盈利水平,随着量增为为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新增负极业务提供利润和估值弹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约11.38、16.86、23.93 亿元,EPS 分别为2.47、3.67、5.20 元/股,对应当前价位下PE 分别为16.5、11.1、7.8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跌价风险等